试析《文选》李善注的特点.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文选》李善注的特点.doc

试析《文选》李善注的特点   摘要:唐代的《文选》学从文献学的角度看,注释成就为最突出的主要是李善的《文选注》。《文选》二十三卷诗丙“咏怀”类中收阮籍《咏怀》诗十七首,本文以这十七首诗力例,分析了李善注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李善注;集成;创新;准确      粱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是我国现存的选编最早的文学总集,它囊括了诗赋及诸体骈散文章;到了唐代,《文选》学成为一种专门之学,注释《文选》成就最为突出的首推李善的《文选注》。李善精通各种学术知识,在辨字、注音、释义、释事、校勘、订误、补阙、阙疑、存异、考辨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成就,也为后人注解古书提供了范例,李注体大精深,堪称古之佳作。《文选》二十三卷诗丙“咏怀”类中收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从这十七首诗的注释中,可窥李善注特点之一斑。      一、集成而又有创新      李善对于前人优秀的旧注,都加以吸收继承。并且自己对之进行补充,《咏怀》诗中保留了大量沈约和颜延年的旧注,如其二(--妃游江滨)中:“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一句,李善注:“沈约El:婉娈则干载不忘,金石色,”这是保留了优秀的旧注,然后他自己又补充说:“善曰:汉书曰:楚王使武涉说韩信曰: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今为汉王所擒矣。”其三(嘉树下成蹊)中:“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矣”一句,李善注:“沈约曰:岁暮风霜之时,徒然而已耳。”后有李善补充:“善曰:繁霜已凝,岁亦暮止,野草残悴,身亦当然。”又如其九(步出上东门)中:“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一句,李善注:“沈约曰:致此雕素之质。由于商声用事秋时也。游字应作由。古人字类无定也。”李善又注:“善曰:礼记曰:孟秋之月,其音商,郑玄曰:秋气和。则音声调。”以上是几则引沈约旧注的例子,在《咏怀》诗解题下,李善引颜延年的注:“说者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其五(平生少年时)中:“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一句,李注引颜延年旧注:“颜延年曰:赵,汉成帝赵后飞燕也。李,武帝李夫人也。井以善歌妙舞,幸于二帝也。”李善认为颜延年只对“赵李”作了注释,不太完整,于是又加注:“善日:史记曰:秦作咸阳徙都也。”除这两人的旧注外,李善还引了其他书的旧注。如其十一(湛湛长江水)中:“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一句,李善注:“孟康汉书注曰: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吕氏春秋曰:舜耕于历山,秀士从之。”李善对于这些旧注都择善而从,纠谬补阙,并且用“善曰”来补充标明自己的意见和创见。,这也是他在注《西京赋》时存薛综注时提到的一个原则:“旧注是者,因而留之,并于篇首题其姓名。其有乖谬,臣乃具释。并称臣善以别之,他皆类此。”      二、释义,注音精确      在释义方面,李善多引字书和旧注,但有时不直接释词而词义自明,如其一(夜中不能寐)中:“薄帷鉴明月”,李注:“广雅曰:鉴,照也,” “孤鸿号外野”,李注:“广雅日:号,鸣也。”其八(灼灼西颓曰)中:“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李注:“司马彪庄子注日:夸,虚名也。郑玄礼记注El:名,令闻也。”其六(昔闻东陵瓜)中:“连轸距阡陌”。李注:“轸当为畛(此处足见李善校勘学功底之深厚)宋衷太玄经注曰:畛,界也。说文曰:畛,井田间陌也,孔安国尚书传曰:距,至也。”此外。 “朔”字和“磐折”一词分别在《咏怀》诗中出现了两次::“朔鸟鸣北林” (其一夜中不能寐), “朔风厉风寒” (其十六徘徊东池上)。以李善在第一次出现“朔”字的时候没有注,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才注:“尔雅曰:朔,北方也,”其十二(昔日繁华子)中:“磬折似秋霜。” 其八(灼灼西颓曰)中:“磬折忘所归”。李善在前一首诗中注:“尚书大传El:诸侯来,受命周公,莫不磬折,”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磬,乐器,其形曲折。”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在注释曹植《箜篌引》中“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一句时指出:…磬’。古代的一种乐器,普通用石作,中腰弯曲,挂起来敲打, ‘磬折’,形容弯腰鞠躬的样子。”“磬折”一词之义,李善没有直释,而是通过受于王命的诸侯的一个动作体现出来的,注音方面,有的直注,如其八(灼灼西颓日)中:“蛩蛩亦念饥”,李注:“邛邛距虚负而走,其名谓之?v。郭璞曰:?v音厥。”有的用反切,如其十一(湛湛长江水)中:“青骊逝驶骚”,李注:“驳骏,七林切。”这方面在这十七首诗的注中体现的不太明显。      三、李善在《咏怀诗净注中的其他亮点      首先,李善在注释的过程中有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如其十二(昔日繁华子):“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注:“以财助人者,财尽则交绝,以色助人者,色尽则爱驰。是以嬖女不弊席,嬖男不弊舆。安陵君所以悲鱼也,亦岂能丹青著誓,永代不忘者哉。盖以俗衰教薄,方直道丧,携手笑颜,代之所重者,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