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家族的爱国兴学情结.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嘉庚家族的爱国兴学情结.doc

陈嘉庚家族的爱国兴学情结   2007年9月,新加坡李氏基金会宣布将向厦大捐赠1000万元新币(相当于人民币5000万元),今年起至2011年分5年支付,用于资助厦大医学院和护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基金会主席李成义在给厦大负责人的电话中说,“为贯彻先辈对厦大之支持,表示吾人对厦大发展之厚望,捐献1000万新元……希望此举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大家群策群力,不负先人厚望,为厦大教育尽心尽力,为医学界培养优秀人才……往后视厦大发展情况,在能力范围内,酌情考量,略尽绵薄。”   李成义是近代中国杰出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外孙,“李氏基金会”系其父亲,即陈嘉庚女婿李光前于1952年以其大半家产设立的,用于捐助文教及社会公益事业。   自陈嘉庚先生始,陈嘉庚家族捐资兴学素来不遗余力,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拳拳之心。      陈嘉庚:倾资兴学六十年      从切身的经验与观察中,陈嘉庚先生认识到教育对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于是从20岁时首次捐资办学起,“竭力兴学,以尽国民天职”,矢志不移,一往直前,甚至倾家荡产也义无反顾,至死不渝,乐此不疲地奋斗了六十余年。   陈先生有名言云:“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他经商30年获利1900万元,仅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就花去800万元。《陈嘉庚办学记》一书序言中说,陈一生对教育事业所捐献的钱,如果当时买了黄金,估计相当于现在的1亿美元左右。      陈嘉庚用这些钱,不但在国内创办了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和远近闻名的厦门大学,创办和资助了近百所学校,而且在海外也创办并赞助了许多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   陈嘉庚在家乡开办集美小学时,也向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建议兴办华侨中学,因为当时新加坡小学毕业生升学无门,只能到中国读中学。1913年底他向各界华侨提出《自办中学意见书》,但反应不理想;到1918年,他联络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地16所华校总理,开会商议筹办华侨中学,6月中华总商会召开特别大会,通过议决开办“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校址设在新加坡,陈嘉庚被推选为总理。他带头捐出3万元,筹获基金50万元,1919年3月21日开学,是为东南亚华侨打破地域和帮派界限合办的第一所华文中学。   除了南洋华侨中学,陈嘉庚在新加坡积极资助与创办的还有道南小学校、爱同学校、崇福学校、南侨女子中学及南侨师范学校等华侨华文学校,开创了华侨在海外办学新风。   1919年4月,陈嘉庚决定把在新加坡的价值数百万元的不动产全部捐作集美学校的永久基金;企业的收入除分利和扩大生产的费用外,全部汇回国内办教育。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说:“发了财的人肯全拿出钱来办教育的,只有陈先生。” 这年6月,陈嘉庚回国长住,把家中积存的400万元全部拿出来,宣布要倡办厦门大学。陈嘉庚发誓要把厦大办成中国的“南方一强”。为了节省开支,陈嘉庚就自己购料雇工,自己设计建筑,很快建成了五座气势恢宏的学校大楼。他不惜巨资购置教学设备,请留学美国的林文庆博士担任校长,高薪聘请著名学者出任教授,1921年4月,厦门大学正式开学。   陈嘉庚在爱国兴学方面用钱气魄之大,目光之远,举世罕见。因此,毛泽东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人们也将他视为“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      陈敬贤:短暂一生操劳教育      陈嘉庚在兴学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与他的同胞弟弟陈敬贤夫妇的大力协助是分不开的。陈敬贤和他的妻子王碧莲一直与陈嘉庚合力经营事业,兴办学校,是陈嘉庚倾资兴学的得力助手。   当陈敬贤集中力量创办师范和中学的时候,他的夫人王碧莲也在为筹办女子小学奔忙。集美地区的女孩原来是根本不进校门的,往往为了招收一个女生,要不厌其烦地说服一家人。就这样,她动员了60多个女童入学,成立了女子小学,打破女子不得入学的封建枷锁。后来,她又在集美创办了幼稚园。   陈敬贤和胞兄同心协力,把集美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海边小村改造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教育中心。他们不但是在集美办学,而且还扶持闽南地区的一大批乡村兴办学校,发展教育。   陈敬贤在新加坡经营实业时,也重视侨居地华人教育,被推举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董事会财政主管及道南学校的总理。   1936年2月20日,陈敬贤为振兴家乡教育事业忘我操劳,夙疾难治,与世长辞。他以短暂的一生与兄长共襄义举,极力报效国家。为纪念他对社会的贡献,集美学校将其生前督建的大礼堂定名为“敬贤堂”,立碑纪念,而厦门大学也将勤业楼前所建的教工宿舍楼命名“敬贤楼”。      李光前:乐育天下英才      前文中所提及之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也是东南亚地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陈嘉庚先生身边工作的10年,李光前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陈先生崇高的爱国兴学精神。受岳父影响,他极力提倡振兴学校,普及教育,凡是创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