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两岸交流的民族产业.doc
茶,两岸交流的民族产业
茶色生香舞两岸。细看中国地图,福建和台湾恰似两片碧绿的茶叶,镶嵌在海峡的两岸。“以一叶之轻、承众生之福”的茶叶将海峡两岸从历史到现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近年来,许多台商来到一水之隔的福建投资种茶,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引进了先进的制茶设备,对福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振兴。目前在闽台资茶叶企业达69家,两岸爱茶人开展了茶叶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与设备、经营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实现了海峡两岸茶叶生产要素、茶叶自然资源、茶叶市场的优势互补,台商对福建茶叶的投资呈不断上升趋势。
台湾茶叶协会理事长圣轮法师说:“台湾茶叶源自福建,闽台茶叶品种、加工、饮茶习俗等都息息相关,我们两地茶业进一步合作、互动,就能如虎添翼,形成生力军,创造奇迹,打得更响,让闽台茶叶香飘世界。”
闽台茶业合作之渊源
台湾产茶的历史至今约200多年,且品种及加工技术是从福建、广东传入。据《台湾通史》记载:清?嘉庆(公元1796年~公元1821年)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桀鱼坑,发育甚佳;继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甚丰,遂互相传植。这是台湾乌龙茶的起源,也是台湾人工栽茶的开始。而《武夷奇茗》记载:清?成丰年间(公元1851年~公元1862年),台湾南投县鹿谷乡林凤池赴闽乡试,闽林氏宗亲邀其游览武夷山,林从武夷山带回茶苗36株,繁殖成今日“冻顶乌龙”。
1990年9月,“闽台茶叶学术研讨会”召开,台湾大学吴振铎教授一行与福建茶学者前往建瓯市东峰镇桂林村考察一片“矮脚乌龙”品种的百年老树茶园,认定此片茶园是台湾适制乌龙茶的当家品种――“青心乌龙”始祖,为台湾“青心乌龙”茶树乃由福建传入提供一有力佐证。现在,茶园上有碑文记述:采制半发酵茶的乌龙茶树品种,其栽培与加工技术均源于福建,传入台湾后,迄今成为台湾茶区的主要栽培良种……经考察证实,桂林的百年矮脚乌龙老树,正是台湾的“青心乌龙”品种。为保存闽台乌龙茶树品种历史渊源的见证,该片茶园已被列为保护区,象征着海峡两岸茶业亲缘相依的关系。
闽北“乌龙茶”品种传入台湾后,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仅“青心乌龙”栽种面积就占台湾茶叶面积的60%以上。
百岁茶人张天福先生将“中国茶礼”归结为“俭、清、和、静”,融进了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的高尚人生观和处世哲学,以“和”为中心。而被台湾民众尊为“台茶之父”的吴振铎教授提出的“中华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其中心是“敬”。“中国茶礼”和“中华茶艺”同出一脉,异曲同工。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情浓于茶。
闽台茶业合作之成果
台湾人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从福建引种“青心乌龙”后200多年来,茶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反辅福建。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张天福等被福建省委派赴台考察茶叶生产,引发闽茶改良。近几年来,台商看准大陆特别是福建茶叶市场,把茶产业做大做活做强。自1993年台胞首次在闽投资茶业以来,到2007年6月底,共在闽注册创办茶叶企业110多家,开发高标准茶园4万多亩。一些由台商经营的茶庄尚未统计在内,零星经营者、茶叶贸易往来者更不计其数。“雪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台商林圣光夫妇在闽侯雪峰山创办“雪峰文武农场”,开发生态茶园3000多亩,引进台湾最先进的工艺设备生产茶叶,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已有“雪峰”连锁店100多家,成为真正引领大陆茶叶生产的厂家之一。
这几年,闽台茶叶界科技、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两地茶叶专家、学者及茶艺表演团体多次组团到对方考察技术和交流文化。福建茶叶部门还引进、推广了金萱、翠玉、软枝乌龙等6种台茶新品种。由张天福等人研究的乌龙茶“做青”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被台湾部分吸收之后,台湾进一步改良了“台式乌龙茶”制作,其工艺又被安溪等乌龙茶茶区所接受,人们突破传统,创新技术,茶叶品质日渐提高,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掀起了“清香型”乌龙茶热。
除了开发茶园、设立台湾茶专卖店外,台商还投资制茶机械、茶叶化肥、茶饮料、茶食品等一系列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茶产业链。过去福建制茶工艺长期都停留在手工加工的水平,特别是铁观音甚至用脚来保肉,加工的厂房、设备简陋,且卫生状况比较差,使得茶叶的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引进台湾先进的制茶机械以后,茶农和科技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仿制、改造与推广,诞生了松包机、包揉机和杀青机等制茶机械,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台商来到大陆投资,不仅带来资金、技术,而且还带来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如天福集团企业浓郁的文化氛围、连锁店的优质服务、丰富的茶叶产品以及把茶叶与旅游完美结合的经营理念,都为福建茶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开辟了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路电流练习.doc VIP
- 安全生产标准重大危险源管理人员培训记录.docx VIP
- 商业写字楼智能化初步设计在2025年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评估报告.docx
- DB32_T 4342-2022工业企业全过程环境管理指南.docx VIP
- 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详解.ppt VIP
- 马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一章古代文学.pptx VIP
- 低空经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Joby,Archer,国内eVTOL产业.pdf VIP
- 《数据可视化技术》课件.ppt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第5课时 Part B Let’s learn&Listen and chant(教学设计)英语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pdf
- 《普通遗传学》第9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