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侯气.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的侯气

针灸] 针灸的候气 实习时曾跟黄建业老师习过针灸候气的手法, 事过境迁,因耽于方药,少用针灸,竟已然忘记的差不多了。 只凭记忆说说。 针灸的候气其实是医者持针感受针下的感觉进行泻实补虚的手法。 取穴多在经气旺的时辰取相应的穴位。 侯卫气,正常入针后,升至天部,医者微提针,使针下形成一空隙,三指指腹较敏感处持针,精神高度集中于针尖下,可感觉到一来盛去衰的、滑利的、规律的搏动感,有点类似洪脉,这就是卫气。 侯营气,正常入针后,升至人部,持针如前,可感觉到一和缓的、从容不迫的、规律的搏动感,有点类似缓脉,这就是营气。 侯邪气,不分三部,持针如前,可感觉到一来盛去盛,先后不等,不规律的搏动。为邪气。 泻实补虚手法,应该是属于迎随补泻的手法。 刺邪,侯得邪气,疾刺之、后则疾退,要有当头一刺,令其魂魄随之而散的感觉。 补正,侯得营卫二气,缓缓进针,要有托之、要有力推千钧的感觉,退针则快退。 该针法练习时多取外关、足三里、涌泉三穴。 尤其是以足三里常用,以阳明经经气较容易探得的缘故。 练习的要点:三空 针下空,以听经气流行。 手心空,以得三指持针如拈花,松则落,紧则碎。 神空,精神高度集中,身旁已无一物,唯针下一丝可辨。 最难做的是精神高度集中,虽然要求的时间不一定很长。 这种针法是来自《内经》的针法,黄主任一直把这种针法才叫做最正宗的针法。就如天下功夫出少林一样。 其中楼主所说到的“针灸的候气其实是医者持针感受针下的感觉进行泻实补虚的手法。 ”从内经是这样的: 小针之 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来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这也是要学好这种针法,必背的一段。 水下八刻是推算何经气王于何时辰的方法, 是以当地时间为准的, 由于我们常用北京时间, 所以要在这基础上或加或减。 更为重要的是黄老师在这基础上, 将经气王的时间归纳为三个穴位:即外关、足三里、涌泉。 以三穴统调全身的营卫进行诊断、治疗。 由于当年学习的时间短。我得到的资料不全。 只好请triple-h兄补全了。 先介绍一下这种针法,最重要的是医者的针下感觉,主要是根据针下感觉进行补泻,相对起中医的四诊合参较为简单。由于本法与现代多家针灸流派的观点会有所冲突,希望大家能本着中医百家齐放的思想,不要评论方法对与错,有效就是硬道理。主任已有不少学生在他的理论指导下行针,病人症状已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外感疾病,一针外关或风池,就有明显改善。 一般的针灸都是先四诊合参,然后辩证,取穴,确定行补泻,而这方法是同样是有一般的方法,但用时比较灵活,不一定在该补的穴位上行补法,或该泻的穴位行泻法,主要是针下感觉是正气还是邪气,并且有取穴少而精,一般一至三穴。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病症,当难于辨证取穴时,就可以选取一至三个重要穴位,以针下感觉来指导补泻。 ? ?? ? 主任对其他的补泻方法是有明显怀疑的,就是怕在行针时,如果遇到刚好针下气机变化,但因行针时有提插的,就很难确定对于本针法(内经针法)来说是补或是泻,可能会出现补了邪气,或泻了正气。所以一定要学会针下感觉 针下的感觉,只要精神集中,始终维持手指的灵敏度。 应该不是很难的。 当年我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第一次持针感受, 就感出气机的波动感。 随后就在老师的说明下分辨出了卫气、营气、邪气。 前后也就不过半天的时间。 所以,不要因为其有一点玄乎就以为很难。 上次经文的一些解释是这样的: 如果能学到这种针法,对上段经文是很容易理解的,也觉得经文写得很贴切。 粗守形,上守神:指不懂这针法者,只知外形,不懂针下个中奥微,高明的医者则能集中精神体会针下感觉。 粗守关,上守机:不高明的医者只会在选择腧穴上下功夫,根据辩证结果在腧穴上行补泻,(有点类似辨证取穴,但不全是),而高明医者则会抓住针下经气变化的时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腧穴下的经气变化是微妙而不易发觉的,邪气盛时不能行补法,当邪气已衰退时, 不能再泻,以防伤正。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能知道针下气机变化的,不能有差错,要及时行补泻,不知针下气机变化的,就会在该行补泻时而不行补泻。 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针下, 头几次练习, 往往会是手指持针太紧, 手指和腕部的肌肉太紧张, 导致注意力集中于手指而影响灵敏度. 手指只要维持微提针,使针下形成一小空腔的就可以了. 当然,持针要稳,自己的手不能抖动. 总之,手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