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成瘾是一种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购物成瘾是一种病?.doc

PAGE  PAGE 6 购物成瘾是一种病?   虽然没有这样一种疾病分类,却也并非意味着此类行为就没有任何问题   除了农历春节,诞生于2009年的“双十一”恐怕是少有的能让人守到零点尽情狂欢的节日了。   分分钟破百亿元的交易额和一条条被创造的新纪录让外国人不禁感慨:“赶快忘掉那小小的黑色星期五吧,中国的‘双十一’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购物节!”   撑起这个全球之最的,正是一大群时刻高呼要“剁手”,却又比谁都更富战斗力的购物狂们。   有人说,除了快递员,谁也别想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当这些消费达人不断从快递小哥手中接过本不应在购物清单上的“战利品”时,当“剁手党”们收到“你已经超过全国99%网友”的年终账单时,他们也在反思:为什么我就是控制不了这可怕的购买欲?为什么我总是会犯下冲动消费的错?   有没有购物成瘾这种病   购物狂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这种欲罢不能的“买买买”,到底是不是一种病?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购物成瘾’不过是一种调侃,绝大多数人的购买行为都很正常,即使偶尔出现冲动消费或超出预算的状况,也绝对算不上病态。”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综合一科主任闫俊告诉《?t望东方周刊》,临床判定一种行为是否属于病态,有没有影响自身的社会功能、是否被身边的文化和环境所接受,是两个很重要的判定标准。   “目前医学上并没有把购物成瘾、上网成瘾等归到精神类疾病的范畴。”闫俊告诉本刊记者,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辑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以下简称DSM)是全球最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指导手册,而这种难以受控的冲动购物尚未被列入诊断条目。   虽然没有这样一种疾病分类,却也并非意味着此类行为就没有任何问题。   “正常情况下,我们买的东西都是自己需要或喜欢的,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家偶尔冲动消费一两次无需过度紧张。但如果你经常在购物时不考虑物体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是完全出于一种要占有它的快乐,不买就十分难熬,那??你有可能已经进入病理性状态。”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卫华介绍,焦虑症、强迫症和躁狂症患者都有可能出现疯狂购物、不计后果消费的行为。   强迫性购物的特征   虽然冲动购物尚未被列入精神类疾病,但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一些‘剁手党’的表现称为强迫性购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师张轶告诉《?t望东方周刊》,国外相关心理研究者对强迫性购物作出的界定标准是:“由不可抗拒、无法控制的冲动引发过度的、价格高昂的购物,并在购物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通常由负面情感引起,最终导致社会、人际和经济上的困难。”   张轶介绍,强迫性购物往往具备三个核心特征:一是无法抵抗的购买冲动;二是对购物行为失去控制;三是这种持续性的购物行为已经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严重损害。   “强迫性购物最主要的特点是:即使主观上已经不想继续这种过度的购物行为了,但依然无法依靠个人力量主动停止。”她说。   为什么女人更易“中招”   男人们经常感慨:怎么女人的衣橱里总是少一件衣服;而女人也经常会高呼“包”治百病。为什么逛街购物会变成女人们的标签?又有多少女人可能会变成“剁手党”?   2015年10月30日,一项发表在《成瘾》杂志的涉及3.2万人的研究指出:强迫性购物行为的患“病”率大约在5%左右,即每20个人里就可能有一个购物狂;虽然这个比例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20岁前后的年轻人和女性却是强迫性购物行为的高发人群。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女人之所以热衷“买买买”,是因为身体自身原因决定女人更容易发脾气和抑郁,所以她们不得不通过购物来宣泄疏解。   人体大脑中有一种叫做血清素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感受生活中的积极与快乐。女性大脑中的血清素受体虽然较男性更多,但可惜的是,女性制造出的血清素要少于男性,这就导致女性更加容易出现低血清素的状态。   低血清素会让人感到情绪低落,而从抑郁症的发病率来看,女性的确高于男性。所以很多女人除了试图借助购买商品来寻找快乐,还会对美食特别是甜食更加偏爱。   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强迫性购物的年龄差异的系统研究,但许多迹象表明,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强迫性购物的影响。   “法国、德国和美国的研究发现,强迫性购物者的平均年龄比普通购物者低8~11岁。”张轶告诉本刊记者。在她看来,年轻人无法抵抗广告的诱惑,缺乏控制消费习惯的能力也许是其中的一个可能原因。   性格导致“买买买”陷入死循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