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學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化学新课程创设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1)运用生活中的小实验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先用小实验来导入:先划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然后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下。引导学生观察,前者很快熄灭,而后者能继续燃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柴头朝上熄灭;而火柴头朝下能燃烧?”学生听了,想必交头接耳,好奇心理立刻变成强烈的探究原动力;在绪言中适当补充几个有趣的实验:其一、磨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就可以点燃酒??灯。其二、弹指生烟——找一个瓷碟子,取碘和锌的粉末各1—2克放在碟子里,搅拌均匀后,堆成小堆,另外再准备一个脸盆和一块毛巾。用脸盆打半盆水洗手,再用毛巾擦一擦(注意:用毛巾擦手时,不要把水擦干,只是做做样子。)然后,隔一段距离对着碟子弹一下手指。碘、锌粉末在遇水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立即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的热又使得一部分碘升华,随着“哧”的一声响,瓷碟中冒出了一团团紫色烟雾,升腾飘散,极为壮观。 (2)创造条件做实验创设情境 例如,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会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砌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例如在初三化学“物质鉴别”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把盛放纯碱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 ,你能想出哪些化学方法帮她鉴别一下?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真实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了Cl - 和CO 3 2- 的鉴别。 3.利用化学故事、谜语创设生动情境 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讲活性炭时,可给他们讲防毒面具的发明史。原来,在一次山林战斗中,敌人使用了毒气,战士们绝大多数中毒死亡,山中多数野兽也难逃厄运,可是野猪却幸存下来,安然无恙。原来,山林中的野猪为了寻找食物,始终将嘴拱入土中,毒气被土吸附,所以幸免遇难,受这件事的启示,科学家研究用活性炭做滤毒剂,制成了防毒面具。再如,讲《酸的复习课》时可给学生讲“密信”的故事:抗战时期,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在送情报的时候,为了防止情报落入敌人手中,泄露机密,常用写“密信”的方式,就是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别人看不见,如果用碘酒涂在信纸上,字就清晰地显示出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酸碱知识也设计一种写“密信”的方法呢?在这样启发引导下,学生会积极动脑思考,兴趣盎然。利用一些相关的化学谜语,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物质构成的奥秘》这部分知识,没有实验,要求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学生积极性不高,感觉很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给学生出一些谜语:打一化学元素①金库被盗--铁 ②水上作业--汞 ③石旁伫立六十天--硼 ④华盛顿的货币--镁 ⑤流水干,石头现--硫 ⑥即使有水平,自大一点也不好--溴 ⑦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渣,无冰可以制冷,细菌休想安家(打一化合物)--干冰。微观粒子的谜语:①贾政讯宝玉——质子 ②老两口,争儿郎——分子 ③父母出门——离子等等. 4.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景 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模型、录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