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 摘 要:海上平台放空火炬有时发现有冒黑烟现象,带来了环保隐患。如何治理黑烟成为很多油田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天然气组分和燃烧机理分析出发,深度剖析了天然气不完全燃烧的原因,并结合海上油田现状给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黑烟 火炬 乙炔 天然气组分 中图分类号:TE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057-03 黑烟是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固态碳颗粒的宏观表现形式[1]。 天然气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冒黑烟问题是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为什么会燃烧不充分?产生黑烟的一般条件是什么?如何解决?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进而给油田现场治理黑烟现象带来了困惑。该文尝试梳理清楚黑烟问题的真实原因,从而为现场治理黑烟问题提供有用的参考。 1 黑烟成因概述 通常理解燃烧不充分的原因是供氧不足或者重组分含量偏高[2-8];也有学者认为,炔烃的存在才是引起黑烟现象的根本原因[9],其他解释报道较少。具体到现场实施工艺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由于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下降,造成油气分离不净,天然气携带原油和重烃液滴进入火炬放空系统。 (2)原火炬放空管线内积液太多。 (3)放空量超过原火炬放空能力。 (4)火炬放空气热值不足,火炬放空气至少需具有7 500~9 300 kJ/m3的热值才能完全燃烧,否则,必须另外补加燃料。 (5)火炬头设计缺陷,火炬氧气供给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 其中文献[9]中,作者就乙炔引起黑烟的观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实验,从化学反应机理上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作者通过观察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及汽油(C5-C9烷烃)气化燃烧的现象,证明空气中燃烧烷烃不会发生黑烟现象;换言之,高碳组分并不是产生黑烟现象的充分条件亦非必要条件。 而通过对比乙烷、乙烯和乙炔的燃烧发现,乙烯有轻微黑烟,乙炔有较浓的黑烟现象;初步判断了产生黑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炔烃的存在。而通化学键键能的分析,指出,本质原因是炔烃不饱和化学键的存在,使得其反应速率超过其他烃类,从而引起黑烟。 2 炔烃产生的条件 文献[9]中描述的实验现象为发现黑烟的真实原因提供了重要线索,那么天然气放空燃烧过程中会不会产生炔烃?条件又是什么? 按照这个思路,笔者又进行了深入调研,从工业制乙炔的工艺技术中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利用天然气制乙炔是一项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很多文献[10-15]都有描述。 主要工艺有3个:天然气部分氧化法、电弧法和等离子射流法,其中部分氧化法是应用最多,规模最大的一项工艺。 其机理就是通过甲烷与氧气高温化学反应,反应产物有C2H2、CO2、CO、H2、C和H2O,而C2H2属于一种中间产物,需要迅速冷却、收集,否则很快就能进一步分解为C和H2;而固体碳颗粒几乎是反应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副产物。天然气在反应室中于1 500 ℃高温下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1) (2) (3) (4) (5)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温度最高能够达到2 300 ℃,在氧气中燃烧最高能够达到3 400 ℃,因此,对于放空火炬的天然气而言,完全能够实现1 500 ℃的温度要求,另外对于火炬燃烧来讲,为防止炭黑生成的“迅速冷却”条件,一般不具备,所以平台火炬放空过程中产生中间物乙炔一般是难以避免的,而碳颗粒的产生也是难以避免。 3 重组分含量的影响 关于重组分含量与黑烟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献[2]中明确指出重组分含量超过6%是发生黑烟的一个临界值。虽然文献[9]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考虑文献[9]中的实验条件的局限性,重组分含量高的天然气燃烧时是否通过其他的途径带来黑烟或者引发生成黑烟的条件并无法确定。从油田现场的宏观显现看,重组分含量问题引起黑烟的可能还是存在的。文献[2]给出的案例是例证之一,而海上油田监测的实际数据也是另外一个例证。 表1和表2分别为渤海JZ1油田和JZ3油田的天然气组分取样数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JZ1油田天然气组分重组分(C3+)含量总体较高,最大含量30.42%,最小5.18%,平均11.2%;而JZ3天气然中重组分含量较低,多在2%以下。 JZ1投产初期,放空量为0.265 7万方/d,火炬偶尔产生少量黑烟,当前火炬放空量为0.358 8万方/d,经观察火炬依然是偶尔产生黑烟,不过黑烟的量未有增大趋势。 JZ3油田根据现场观察,没有黑烟现象。 其他油田如S1油田现场观测也偶尔有黑烟问题,其天然气组分中也发现重组分含量较高,平均含量超过6%,该数据与文献中产生黑烟现象的临界值的研究是吻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SEB《光面爆破工程技术设计规范》.docx
- (1.3.2)--3.10-电传操纵系统.ppt VIP
- HGT21629-2021 管架标准图必威体育精装版版管架图标准.docx VIP
- 城市社区环境治理中居民参与意愿研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红山社区为例.doc VIP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8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课件(共28张PPT).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授权签字人变更备案表.docx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4.24].doc VIP
- (高清版)DB44∕T 2587-2024 《森林防火蓄水池建设规范》.docx VIP
- (中建)承插型盘扣式工作爬梯施工方案.doc VIP
- JBJ35-2004机械工业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