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二朱石麟
朱石麟原是30年代上海“联华”的著名导演,上海沦陷后,他在“孤岛”时期拍摄了多部影片,抗战胜利后赴香港发展,成为香港左派影人的一面旗帜。但内地的“文革”却又把远在香港的他推上了祭坛的位置,铸成了又一悲剧。本文主要论述朱石麟在香港时期的艺术思想流变和美学风格。
?
?
无限低徊感万千1
????????????????????????????????——朱石麟艺术轨迹探询
??????????????? (原文发表于2005年第五期《当代电影》杂志)
?
??? 1967年1月5日,香港,一个隆冬的早晨,68岁的朱石麟默默地坐在书房,看着香港《文汇报》转引自内地《红旗》杂志1967年第一期的一篇文章《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这篇出自姚文元之手的文章对电影《清宫秘史》大加讨伐,先是引用了毛泽东主席1954年严厉批驳该片的一段话,最后又在尾注中这样表述:“《清宫秘史》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卖国主义影片。一九五0年三月开始在北京放映。它一面无耻地宣扬屈膝投靠外国帝国主义的奴才思想,美化光绪皇帝和地主阶级中的保皇党……一面狂热地污蔑英勇地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是‘杀人放火’‘状如疯魔’的‘拳匪’,极尽其美化之能事”。2看过之后,深受刺激的朱石麟十分艰难地站起身来,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后砰然倒地,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3这位香港电影“喜剧之家”的缔造者4就以这种悲剧的方式告别了人世。在中国电影迎来百年华诞之际,重新回望这位电影艺术巨匠,梳理他的艺术创作道路,除了追思与缅怀之外, 也许更能为后来的电影创作者提供思考甚至是镜鉴。
???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位多产作家,朱石麟在40多年的从影生涯中,共编、导了近百部影片。与费穆、沈西苓、孙瑜等“作者导演”的影片相比,朱石麟的许多影片也许不能称得上是精品,但却造就了人文电影的另一种经典,这些影片至今仍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并继续影响着许多热爱电影的年轻一代。
?
一
?
?????朱石麟1899年7月27日出生于江苏太仓的一个没落官僚家庭。从其一生看,似乎经历了比其他同代人更多的心灵洗礼和人生罹难,这对他以后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发生了较大影响。他生长于衰微的封建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古文教育,经受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洗礼。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朱石麟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正值当年的他必然会热衷于对新文化、新思想的采撷。除新旧两种文化的熏陶外,对朱石麟影响同样深刻的还有他前半身经历的三次重大人生变故。第一次是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他与母亲靠典当度日,谋生的压力使得他再无力求学。第二次变故发生在1927年冬天,正值人生最美好年华的青年朱石麟,到车站接人时受寒患疾,后被庸医所误,造成胯关节僵硬,终身不能弯腰,事业刚刚开始竟已成残疾。第三次是在抗战前后。上海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吴开先曾召集朱石麟、李萍倩等留沪导演谈话,嘱托他们参加敌伪“华影”做“地下工作”,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大员”不顾前言,对朱石麟等置之不理,这些人外则受到“汉奸”的指责,内则生活困苦,精神和肉体均受尽煎熬。后虽经过一年多的据理力争得以清白,但朱石麟已心灰意冷,他离开了上海,来到香港加入大中华影业公司。尽管朱石麟在历经磨难后依然保持着充沛的体力和热情去投身电影,但这些异常沉重的生命体验,还是在他心灵深处留下了烙印。
???? 新旧两种文化的撞击和沉重的生命体验,使朱石麟后来创作思想和艺术观念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其一是错综复杂的多种观念造成了朱石麟创作思想上的迷惘,使得他的创作呈现出某种矛盾。一方面,朱石麟无法抹去曾作为前清遗少而留下来的沉甸甸的传统,在其影片(特别是早期影片)中处处体现出对传统道德及礼节习俗的尊重、对伦理亲情和家庭婚姻的维护。如他编剧的影片《恋爱与义务》(1931, 导演:卜万苍)“宣传了贤妻良母的封建道德的绝对权威与不可动摇”5;《恒娘》(1931, 导演:史东山)则表现了妻子为使纳妾的丈夫 “觉悟”,更加尽心尽力地侍奉他,最后使他回心转意;而他编导的《慈母曲》(1937)中,亦是“知错能该,善莫大焉”的传统儒家思想占了上风,最后凸现的是母慈子孝、共享天伦的的传统伦理观。另一方面,朱石麟又在影片中努力寻求新的生活气息,表现新的思想观念。如在《新旧时代》(1937)等影片中通过表现新旧家庭观念的冲突,揭示出新时代传统家庭必然崩溃的主题;在《各有千秋》(1947)、《新婚第一夜》(1956)、《新寡》(1956)“女性问题三部曲”等影片中探讨女性的地位和教育问题,极力颂扬女性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现代观念。
???? 其二,朱石麟在历经人生磨难后似乎有了一种更深的感悟,进而以一种宽容、温和的态度来对待一切。在他的一生中,宽容与温和不仅仅是为人处世的原则,而且成为艺术观念中的最重要法则。他的影片对历史、对现实和人的命运表现出了一种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