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黑水沟国家公园.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江黑水沟国家公园

* 組員 董佳惠 994b0020 嚴偉誠 995b0004 行銷管理期末報告 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 「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設置可行性暨先期規劃報告 提經97.11.27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 第80次委員會審議原則同意 後續將由內政部營建署推動成立 二、劃設範圍及土地權屬 (一)海域劃設範圍:以漢人先民渡台古航道為主題(東吉嶼至鹿耳門段)完整呈現台灣拓墾的海洋文化,並以銜接未來澎湖海洋國家公園為原則 海域範圍 海域範圍 黑水溝 共生區範圍3178.3 公頃(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周邊特定區以及台南縣七股海岸濕地地區) 海域 287,539公頃 陸域 1,645.66公頃 狹義國家公園面積 廣義國家公園面積 289,184.66公頃 292,362.96公頃 包括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海洋防風林、鹿耳門溪周邊及嘉南大排與鹽水溪所圍塑之公有地區域 (二)陸域劃設部份: (三)劃設面積: 曾文溪 鹿耳門溪 鹽水溪 竹筏港溪 台 17 線 安清路 四 草 大 道 北汕尾路 本田路 府安路 海洋防風林 野生動物保護區 野生動物保護區 野生動物保護區 鹿耳門天后宮 四草大眾廟 抹香鯨陳列館 鹽田生態文化村 土城聖母廟 鯤身湖 安平新港 安平港 4P 分析 Product(產品策略) 文化資源—開台精神象徵 大航海時代—全球航線重要航道及停靠地點 渡台古航道--勇渡黑水溝:鄭成功登台航線、台廈對渡代表性航道 豐富水下沈船資源 環境資源及潛力 自然資源—大洋與陸棚匯流管道 大陸棚海底峽谷地形 黑潮支流北上通道 豐富的古生物化石 產業資源—移民台灣的引航者 烏魚產業文化資源 1、海域資源特色 台江歷史動態資源航線 七美 史前文化時期貿易航道 荷西時期航道 鄭成功登台航道 清朝初期唯一對渡航道 清朝後期第二條對渡航道 清朝後期第三條對渡航道 清末道光再開放兩條對渡航道 料羅灣 1661 1683 1824 1788 1784 1824 15~16世紀 史前文化時期 往日本 荷蘭 好望角 錫蘭 巴達維亞 九州 台灣 澳門 馬尼拉 (荷蘭海外政權中心) (西班牙海外政權中心) (葡萄牙海外政權中心) 十六世紀荷蘭到亞洲的航海路線圖 台南地區為台灣鯨豚擱淺機率最高之處,並具備台灣鯨豚病理資料最完善的鯨豚搶救中心。 澎湖水道南寬北窄海底峽谷地形,並有黑潮支流北上,為台灣海峽海水流動主要通道。 澎湖水道為亞洲大陸東南地區古河口地形,大量古生物化石沈積。 2、海域自然資源-鯨豚病理研究基地 台江鯨豚 搶救中心 開台歷史的 紀念地 自然生態 與地理變遷的舞台 + 四百年滄海桑田形塑的文化景觀 台灣「拓墾打拼」精神特質的發源地 四百年延續的漁、鹽 產業襲產 + 「鎮園三寶」+民間活力的資源基礎 豐沛的地方組織活力 文史/宗教/ 產業/生態團體 第一寶 第二寶 第三寶 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 3、陸域資源特色 環境資源及潛力 鹿耳門港:康熙22年海禁後,台灣與廈門通商唯一「正口」。 廈門至鹿耳門航道,橫渡黑水溝,漢人移民台灣的海洋文化。 豐富的沈船文物遺跡。 竹筏港溪:漢人在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 (1)見證台灣早期人類活動史 距今4,500年來人類的重要活動領域及出入孔道 (2)世界貿易史的重要區域 荷蘭人於北線尾建立台灣第一座荷蘭商館,開啟台灣參與世界貿易史的起點。 (3)漢人立足台灣的起點 1661年,鄭成功從位於台江內海北側的鹿耳門水道,進入台江內海,進而進取普羅民遮城,並駐紮大軍於北線尾島,包圍熱蘭遮城迫使荷蘭人退出台灣,台江是台灣漢人立足台灣的起點。 (4)自然變遷與漢人墾拓活動 第一寶:開台歷史的紀念地 曾文溪 鹽水溪 隙子島 鹿耳門航道 海堡 北線尾島 大港航道 熱蘭遮城(安平古堡) 大員島(一鯤身) 普羅民遮城(赤崁樓) 1662年海岸線 ? ? ? ? ? ? ? ▲鄭成功復台戰役過程說明圖 荷蘭人經營之廈門大員航道,使台灣成為全球貿易時代東亞之重要貿易轉運站。 第二寶:自然生態與地理變遷的舞台 1.地理變遷:堆積海岸地形 見證開台拓墾歷史與自然環境變化之緊密關連 資料來源:「紅樹.綠水.白羽─四草生態文化導覽手冊」,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91年2月 台江灣初期(1624-1661年) 台江灣中期(清雍正時期1662-1823年) 近代海岸期(1823-1895年) 現代海岸初期(日據初期1895年左右) 台灣四大濕地之一(台南四草、大肚溪口、關渡、蘭陽溪口) 紅樹林:多樣性最高(育有台灣全部4種紅樹林品種,並包含原已絕跡的紅茄苳) 台灣最大欖李生育地(約2000株,瀕臨絕種植物) 2.國際濕地生態系統: 台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