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曾子》对《礼记》的读以致用分析
《论语》、《曾子》对《礼记》的读以致用分析
《礼记》是两部礼学文献选编,先有戴德的《大戴礼记》85 篇( 今存39 篇) ,后有戴圣的《小戴礼记》49 篇( 因《郑玄注》影响大成为《礼》的首要代表作) 。《礼记》又是“一个广泛的名称”,所“记”包含《礼古经》的一部分,它还涵盖《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编辑成书虽然在汉代,但关于《礼》的许多篇什( 如《哀公问》、《仲尼闲居》、《孔子闲居》、《儒行》、《乐记》、《曲礼》等) 早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前期已经流传,《周礼》《仪礼》在战国也已产生。孔子传授“六艺”时说: “恭俭庄敬,《礼》教也。”( 《礼记·经解》)《礼》的教化在于培养恭谨、节俭、庄重、诚敬的品德。曾子师从孔子十年,肯定读过孔子的礼学著作,接受过孔子的《礼》教。曾子的文章《主言》、《曾子十篇》出自《大戴礼记》,曾子的文章《曾子问》、《大学》又出自《小戴礼记》。尽管《礼记》内容驳杂,组织松散,但曾子多数文章来源于《礼记》这个特殊背景表明二者之间有着“书本与文篇”、“观念体系与思想观点”的内在联系,这就决定了曾子文章写作对“三礼”读以致用的必然趋势。解读曾子文章,如果不同时追溯、对读《礼记》、《仪礼》、《周礼》,那是舍本逐末的“孤读”行为。让我们分篇对读吧!
1 《论语》对《礼记》的运用
“礼”字在《论语》中出现75 次。《论语》论“礼”,分布在17 篇44 章里。其中分“泛论”和“具论”两类。涉及礼制的“泛论”包括10 个方面: “礼之要”( 如《季氏16·13》中的“不学礼,无以立”); “礼之约”( 如《雍也6·27》中的“约之以礼”); “礼之史”( 如《为政2·23》中的“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 “礼之用”( 如《学而1·12》中的“礼之用,和为贵”); “礼之范”( 如《学而1·15》中的“富而好礼”); “礼之本”( 如《八佾3·4》中的“礼宁俭”); “礼之衰”( 如《季氏16·2》中的“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与乐”( 如《泰伯8·8》中的“立于礼,成于乐”,《宪问14·12》中的“文之以礼乐”); “礼与政”( 如《为政2·3》中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礼与德”( 如《颜渊12·1》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为政2·5》中的“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八佾3·18》中的“事君尽礼”,《里仁4·13》中的“礼让为国”) 。涉及礼仪细节的“具论”集中在《八佾》和《乡党》两篇里。而《论语》对《礼记》的直接引用和间接活用,则贯穿在另外的11 篇里。
《论语·学而1.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的应用以“和”为最宝贵。先代圣王的规矩以“和谐”为最美好; 不管小事大事都要按照“和”的原则来办。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为和而和,不用礼制规范衡量,也是行不通的。) 有子传达的孔子的这个观点其实源自《礼记·乐记》: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音乐起和同的作用,礼节起区别的作用。和同使人互相亲近,区别使人互相尊敬。音乐强调得过分会使人们过于随便而不相敬,礼节强调得过分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不相亲。) 孔子的礼借等级讲和谐。
《论语·为政2. 3》: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政令去引导百姓,用刑法去整肃百姓,百姓虽可因畏刑罚而免于犯罪,却没有对犯罪的廉耻心。若用道德教育百姓,用礼仪规范百姓,百姓不仅有是非羞耻之心,而且知道规范自己的行为。) 孔子关于为政的四大纲领---“政”、“刑”、“德”、“礼”,可在《礼记·缁衣》里得到佐证: “子曰: 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 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用道德来教育民众,用礼仪来整顿民众,民众就有归附之心。用政令来教育民众,用刑罚来整顿民众,民众就有逃避之心。) 孔子在德、法关系上,主张“德”先“法”后。”法”只对不道德的人起惩罚作用。
《论语·为政2. 11》: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知识,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在这里正面揭示了教授和自学、旧知和新知的互生促长的关系,“温”而有“思”,“知”而有“悟”,方能日新为师。对读《礼记·学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预先记诵书中的内容以备学生提问,这样的学问不足以当老师。) 可知死记硬背,困于应答,是难以胜任导师的。通过“可以为师”与“不足为师”的对比说明,会更清晰地了解为师的条件。
《论语·八佾3. 7》: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L-33 scFv-IgG1Fc全人源抗融合蛋白在CHO k1 细胞中稳定高表达.doc
- IWO 与 BPNN 混合智能算法在转子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oc
- Java Applet程序网络通信的设计与实现分析.doc
- L-鸟氨酸盐酸盐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doc
- JAVA 的编程语言分析.doc
- LiCl-DMAc 溶剂体系抗皱纤维素膜的制备分析.doc
- Linux看门狗管理及在DM8168芯片上的应用研究.doc
- MBR污水处理技术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doc
- MapX 与Powerbuilder 技术在水库安全方面的应用分析.doc
- microRNA 对周围神经再生的调节.doc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