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青铜酒器中所谓三足爵形器的一种别称.docVIP

谈谈青铜酒器中所谓三足爵形器的一种别称.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青铜酒器中所谓三足爵形器的一种别称

談談青銅酒器中所謂三足爵形器的一種別稱( (首發) 謝明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宋人所謂觶這一類青銅酒器的自名問題,我們曾經專門著文討論過。那麼同是青銅酒器的所謂爵形器的自名情況又如何呢?商周古文字中有(《合》22184)、(爵丏父癸觥,《集成》09285)等形,它們是爵形器的真實寫照,研究者一般釋作“爵”,可從。然而在目前已經公佈的資料中,並沒有發現一例確定無疑的“爵”字用作爵形器自名的例子。我們認爲這可能跟爵銘大都比較簡短,且爵銘帶自名的例子本來就極其稀少有關。隨著新資料的發表,將來應會出現爵形器自名“爵”的例子。本文我們則準備重點談談爵形器的另一種別稱。 史獸鼎(《集成》02778)是一件西周早期器,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内壁鑄銘文50字,銘文爲: 尹令史獸立(涖)工(功)于成周。十又二月癸未,史獸獻工(功)于尹,咸獻工(功),尹賞史獸祼(瓚),易(錫)豕鼎一、△一,對揚皇尹不(丕)顯休,用乍(作)父庚永寶(尊)彝。 其中△字,原作“”。丁佛言認爲:“疑古爵字,從從酉省從止,戒荒飲也。或曰:象稱觴之形。”《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討論△字時說:“從止從,即是爵的象形字,上像柱,中像流,下像爵腹與爵足。從止,止是足形,代表人在行走。古代舉行飲酒的典禮時,用爵來酌酒,依次序來使人飲,稱爲‘行爵’。本義當是行爵,此處仍當酒器的爵講。”《金文形義通解》釋作爵,認爲增從止,正文中把它摹作“”,檢索表中把它摹寫作“”。《銘圖》02423釋作“(爵)”,《商周金文摹釋總集》把此字摹作“”,亦釋作“(爵)”。四版《金文編》、《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銘文拓本選編》、《西周銅器斷代》、《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殷周金文集成引得》、《殷周金文集成釋文》、《故宮西周金文錄》、《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說文新證》、《新金文編》、《讀〈楚系簡帛文字編〉》、《論包山簡的“會之觴”——兼說“爵”的形制》、《遹簋銘文中的“爵”字補釋》等皆徑釋作“爵”。總之,從已有的相關研究來看,把△字釋作“爵”或讀作“爵”顯然已經成了目前被廣泛接受的説法。 △字上部是“爵”,最下部是“止”,這些皆無疑問。但從拓本字形看,“止”形與“爵”形中間很明顯還有一圓點,把△字隸作“”,顯然是忽視了這一圓點,故把此字隸作“”絕不可信。“正”字從止從城之初文“”,“”亦可演變作一圓點。因此我們認爲△字“爵”形下的這一圓點應與止形結合,即“正”字。《故宮西周金文錄》著錄了史獸鼎的銘文照片,其中△字作“()”,爵形下的部分作“()”,可確定它必是“正”字無疑。因此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字當釋作“”,舊把△字徑釋作“爵”或讀作“爵”都難以解釋它爲何從“正”。《說文》:“觴,觶實曰觴,虛曰觶。从角、??省聲。,籒文觴从爵省。”金文中“觴”作“”,見於觴仲鼎(《新收》707)、觴姬簋蓋(《集成》03945)、觴仲多壺(《集成》09572)等。或作“”,見於晉公盤。它們從爵不省、從昜或揚聲。根據古漢字字形結構的一般規律以及參照“觴”字異體“”、“”來看,△字最自然直接的分析應是從爵、正聲。從這一點看,舊把△字徑釋作“爵”或讀作“爵”恐怕都是有問題的。 山西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M1出土了一批燕侯旨所作器物,其中有兩件燕侯旨所作銅爵,該墓地發掘者在發掘報告中披露其銘文內容爲“旨作父辛爵世”,但沒有公佈銘文照片、拓本。劉樹滿先生、李寶軍先生關於旨爵的釋文與發掘者所作釋文相同。馮時先生關於燕侯旨爵的釋文爲“旨乍(作)父辛爵世(?)”,可見馮先生對“世”字的釋讀表示懷疑。新近出版的《呦呦鹿鳴:燕國公主眼裏的霸國》一書公佈了這兩件旨爵(下文用A、B來區分這兩件旨爵)的彩色照片,且提及它們柱面有銘文“旨作”,鋬後腹部有銘文“父辛爵世”。從這兩件旨爵的的彩色照片來看,旨爵B銘文不可見,但旨爵A鋬後腹部的所謂“爵世”二字還能辨析,它們原作“”()。首都博物館“千古探秘—考古與發現”展(2009年8月18日—11月30日)曾展出過一件旨爵(可能是旨爵B),所謂“爵世”原作“()”,其中“爵”字更完整。從上述彩照看,所謂“世”字明顯下部是“止”形,但“止”形上方還有一圓圈形與止形的中間那一筆相連,作“()”、“()”形,此顯然是“正”字。我從同好處獲得了旨爵A鋬後腹部不完整的銘文拓本,作“”。“父辛”左側之字作“”,該拓本雖然不全,但“爵”形非常清晰。“止”形儘管幾乎不可見,但“止”形上的圈形則清晰可見,作“()”。再結合上引旨爵A鋬後腹部的銘文照片來看,可以肯定“爵”下所謂“世”字必是“正”字之誤釋。上引旨爵銘文中,“正”與“爵”兩形排列緊密,且“正”字頭部的圈形筆劃完全處於爵字底端表示足部的兩豎劃之間,因此“爵正”似當作爲一字處理。又聯繫史獸鼎△字來看,我們認爲旨爵銘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