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作家卧底东莞工厂,200天见证女工生存现状 丁燕是来自新疆的一位女作家,2011年进入东莞文学艺术院。有人说,东莞的外来务工人员比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要多,若要深入了解这座城市,最好的方法是近距离接触这些外来哥、外来妹。在东莞的樟木头镇,丁燕隐瞒了作家的身份,进入一家工厂,和女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面感受她们梦想和希望、辛劳和迷茫…… 2013年10月26日,丁燕的小说《工厂女孩》获得2013年鲁迅文化奖“年度图书”提名。 无声的叹息,疲惫的青春 第一天卧底并不顺利。 那是2011年年初的一天,丁燕骑着电动自行车在樟木头镇的大街上搜寻招工广告,一般工厂招工都要求女工年龄在35岁以下,丁燕已经40出头了。 她来到一家放宽了年龄要求的工厂,可一面试就被人家揪出来:“你,戴眼镜的,可以走了。”“你连我的资料都没有看,怎么就知道我不合适?”丁燕据理力争。“戴着眼镜,一看就知道吃不了苦,凭这个就不能要你。” 回去后,丁燕马上配了一副隐形眼镜。 第二天,丁燕找到一家音像带盒制造厂应聘。这次她学乖了,说自己是高中学历,家在农村。负责人问她要毕业证,她说没有带,负责人手一挥:“行,通过了!” 丁燕和一群年轻女孩被带到厂里,先是排队领工装——土黄色的旧工服,软塌塌的帽子。随后有人带着她们进入车间,两侧的重型注塑机发出的噪音很大,下脚料的碎屑乱飞,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刺激得人们的鼻腔生疼。 丁燕被安排将装满成品的塑料箱搬到车间的一侧,那里的箱子已经摞了一人多高。丁燕一口气搬了两百多箱,虽然箱子不重,但反复弯腰,起身欠身摆放箱子,把没干过重体力活的丁燕累惨了。 晚上6点钟下了班,丁燕来到女工宿舍楼下的管理处,交上自己的工牌和身份证。宿管人员将一把钥匙给她,叫她自己去316房间入住。这是一栋6层宿舍楼,年轻的女孩子们来来去去,提着开水瓶去打水,有人边走边打电话。丁燕从楼梯经过,看见走廊的宿舍门口堆满了塑料袋、一次性饭盒,敞开门的宿舍里有女孩躺在床上,把手机的音乐放到最大。 丁燕找到316房间,铁皮房门正敞开,房间里有4张上下铺,下铺住人,上铺放行李。有一个女孩在收拾东西,她叫卢小咪。“这个床位的人辞职了,没人住,你可以睡这里。”卢小咪指着自己床铺对面的那张床说。 卢小咪来自安徽农村,19岁的她高高瘦瘦,脸色蜡黄,头发也是稀疏发黄。她从16岁起开始在无锡打工,在制衣厂踩缝纫机,流水线上的工作,只做衣领。一年到头车间里布毛翻飞,上班第二天她买了个口罩,被工友嘲笑了好几次。夏天一坐就是10个小时,中间难得起身几趟,屁股捂得生疮。她忍了3年,再也做不下去了,于是舍弃一个月工资,南下东莞,进了这家电子厂。随小咪来广东的,还有她的好朋友艳萍。 发了工资,别的女孩都去买化妆品,做头发,买新衣。打工4年里,小咪基本上是窝在宿舍里,很少逛街,她对自己比较抠,挣的钱给家里盖了一栋两层小楼。小咪每月基本工资1500元,一天饭费补贴10块钱,平时加班给双倍工资,每月15号发工资后,她准时到邮局寄钱回家。 每天晚上10点加班回到宿舍,小咪坐在床边攥起拳头捶打自己的肩膀和脖子,往床上一躺,闭着眼睛有气无力:“啊!真累啊!”丁燕洗漱回来,看见小咪已经睡熟了。 2011年6月,小咪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她母亲身体不舒服,家里麦收没人帮忙,叫她请假回家。小咪知道母亲身子弱,干不了重活,她跑去跟组长请假,组长很为难:厂里刚接一批订单……要不你去找主管? 小咪从组长手里要了假条填好,去找主管。不到5分钟,她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主管不准假。”小咪快哭了,一年四季,她只能在春节回去一次,她挂念家里。 “为什么不辞职呢?”丁燕问小咪。小咪觉得不可思议:“我一个月好歹也有两千多块钱工资,辞职回家,上哪挣钱?”小咪总是能说服自己留下,她天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在食堂里打两毛钱米饭,一块五毛钱的青菜豆腐,解决肚子问题。 身份转换中,她将命运之轮抓在自己手里 2011年年9月1日,广东的天气闷热潮湿,高中毕业的申雨荷来到了东莞,她是投奔在东莞打工18年的父母。 父亲在厚街珠宝厂做定型技工,月收入4000元,母亲在樟木头镇纸箱厂做普工,月收入2500元。迎接雨荷的是贫民区,高高低低的楼房破败不堪,窄窄的巷子间小路上铺着煤渣,石子陷在泥地里,路旁一堆堆无人处理的垃圾上,苍蝇翻飞。楼道狭窄昏暗,散发着霉气。 父母住在3楼,屋里铺着劣质地板砖,卧室里一张双人床,衣柜发黄,唯一一台电器是木凳上对床放置的电风扇。阳台上有一个水池,摆着牙膏牙刷和塑料杯,客厅里一张单人床,铺着凉席。周六周日不加班,雨荷会回出租屋与父母团聚。 雨荷18岁,只做了两个月普工,就被提升为质检员。雨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