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翔医案三则 关键词:名医经验;夏翔;咳嗽;水肿;劳淋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5.034 中图分类号:R2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5-0084-02 夏翔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夏老临床崇尚元气为本,注重气血辨证,擅长活血化瘀,遣方用药灵活变通,每多奇效。笔者有幸拜师学习,感悟颇深,获益良多,现整理夏老临床辨证施治医案3则以飨同道。 1 咳嗽(喉源性咳嗽) 案例1:患者,女,51岁,2008年9月12日初诊。2年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咽痒干咳,曾口服多种抗感染、止咳化痰药物,效不佳。1个月前因感冒致咳嗽加重,干咳无痰,咳声响亮,受凉或闻及异味则咳更甚,难以入睡,咳甚则小便自遗,舌偏红,苔薄黄,脉浮稍数。体检:体温36.8 ℃,咽喉弥漫性充血,咽后壁可见多个淋巴滤泡,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整齐。血常规、X线摄片无异常。诊断为喉源性咳嗽。辨证属肺阴亏虚,复感外邪,肺气郁闭,宣降失调。治拟养阴补肺、疏散风邪、宣肺止咳,兼肃肺生津。方以桑杏汤加减:生地黄15 g,桑叶12 g,苦杏仁12 g,淡豆豉9 g,浙贝母12 g,栀子9 g,南沙参、北沙参各12 g,玄参12 g,防风9 g,蝉蜕6 g,桔梗6 g,开金锁15 g,鲜芦根30 g。每日1 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7剂后,患者咳嗽大减,夜能入寐,守方加炙黄芪15 g,续服药1月,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咳嗽”范畴。多因感冒、流感、咽炎、扁桃体炎等引发,以咽喉作痒、干咳少痰为临床特点,且大多数患者迁延日久,因于气候变化而反复发作。其病机多为风邪上乘,阴虚肺燥,痰凝咽喉所致。风邪留恋,肺失清肃为致病之根本。故在治疗上若仅使用辛散之品,势必伤阴,燥邪加重,致咳嗽不止;但仅用滋阴润肺止咳之剂,则为关门留寇,肺气失于宣发肃降,可导致咳嗽缠绵难愈。故治应宣散与滋养并施。复诊时其风邪渐尽,合黄芪补益肺气、固表扶正。全方可收补气养阴、疏风益肺、清咽止咳之功。邪去正安,正胜则邪不可干,肺不受外扰,咳嗽自平。 2 水肿(肾病综合征) 案例2:患者,女,38 岁,2007年6月8日初诊。患者原有肾病综合征史4年,面目及下肢水肿伴蛋白尿,症状时轻时重。近半年来水肿加重,尿蛋白(++++),西医曾予泼尼松等治疗,泼尼松用至55 mg/d时,水肿渐消,病情渐好转;但当泼尼松减至20 mg/d时,水肿再发,遂来中医治疗。刻诊:面浮肢肿,脸色潮红伴有痤疮,头目掉眩,腰酸耳鸣,神疲乏力,口干目涩,手足心热,尿短色黄,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查:蛋白(++++),镜检红细胞4~5个/HP,镜检白细胞2~3个/HP,24 h尿蛋白定量4.5 g。辨证属肝肾阴虚,气虚水停,瘀热内蕴。治拟滋养肝肾、益气利水、清热活血。处方:黄芪45 g,生地黄30 g,熟地黄30 g,山萸肉15 g,山药18 g,白茯苓15 g,泽泻15 g,牡丹皮12 g,知母15 g,黄柏12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益母草15 g,泽兰12 g,牛膝15 g,陈葫芦12 g,虫笋12 g,车前子(包煎)30 g,大枣15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14剂后,患者水肿渐消,尿蛋白(++),镜检红细胞2~3/HP,药已见效,治宗前法。守方改黄芪量至60 g,生地黄、熟地黄量各至45 g,益母草量至30 g,另加炒党参18 g、炒白术18 g、杜仲18 g。继服14剂后,水肿明显消退,病情显著改善。尿检示: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0.3 g。连续服上方2个月后,开始撤减激素用量,减至15 mg/d时,尿检未见异常。上方稍作化裁,继续调治,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至完全停用,复查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以上方为基础,患者又间断服中药3年余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按:中医无“肾病综合征”病名,据其症状可归属于“水肿”、“尿少”等范畴。因本病病情迁延,日久大多正气受损,阳损及阴,且多数患者往往初起就诊于西医,长期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使肾阴亏耗,水不涵木,肝失滋养,肝肾阴虚,虚火内生。中医学认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与肾病综合征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完全吻合。本案方中重用黄芪能补气生血,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症状。生熟地黄清热养阴、滋肾填精,山萸肉补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精(为“三补”);茯苓渗利脾湿,泽泻清泄肾中湿浊,牡丹皮清泄肝火(为“三泻”)。三补三泻,相辅相成。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女贞子、墨旱莲补益肝肾,四药合用滋阴养血,从根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