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观察.docVIP

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观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Esthet-X Flow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正畸矫治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托槽,对照组采用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粘接托槽。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时托槽总脱落率及6个月时前磨牙托槽的脱落率。结果 实验组3个月和6个月时的托槽总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6个月时前磨牙托槽脱落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托槽的临床效果优于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   [关键词] 光固化流动树脂;托槽粘接;脱落率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0-0137-03   光固化流动树脂是一种新近研发的材料,比光固化复合树脂流动性好、可塑性强,能更好地渗入脱矿的釉质微孔,在恒牙窝沟封闭[1]、楔状缺损的修复[2]、减少充填物的微渗漏[3]等方面常见临床报道。近来有学者进行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托槽的实验研究并得出结论:光固化流动树脂的粘接强度达到了正畸临床粘接托槽的需要[4]。我院从2011年应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9月在我院正畸科接受固定矫治的错■畸形患者50例,年龄13~18 岁,男27例,女23 例,共计1000颗牙齿。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拔牙的矫治设计且均采用全口MBT直丝弓矫治。患者无正畸治疗史,牙齿无发育异常(如氟斑牙、四环素牙等),来诊时口腔卫生状况良好,牙龈无红肿。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生完成治疗,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口腔卫生宣教,让患者明确良好配合的重要性。   1.2 患者分组   所有患者的牙齿分为左右两个象限,随机选取每一患者的一侧象限的牙齿为实验组,另一侧象限的牙齿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托槽,对照组采用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粘接托槽。同时设立各组患者数据表,记录患者的姓名、粘接托槽的牙位、每侧的粘接材料、粘接托槽的时间、每次复诊时间及每次复诊时托槽脱落的个数及牙位。   1.3材料与仪器   微蚀刻孔底直丝弓托槽(长沙天天)、35%磷酸酸蚀凝胶(贺利氏古莎)、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天津合材)、Esthet-X Flow光固化流动树脂(DENSPLY公司)、primebond NT粘接剂(DENSPLY公司)。LED光固化灯(杭州四方医疗器械)。   1.4 托槽的粘接   用慢速弯手机及橡皮杯蘸不含氟抛光膏抛光牙体颊面15 s,冲洗及气枪干燥牙面。常规酸蚀、冲洗及吹干牙面,使釉质呈白垩色外观。   实验组:牙面涂布primebond NT粘接剂,气枪轻吹,光照10s。将Esthet-X Flow光固化流动树脂涂于托槽底部,使托槽与牙面均匀接触,用探针小心去除多余树脂,托槽的近中、远中、龈向及■向各光照20s。   对照组:将适量的A、B液均匀混合后涂于酸蚀的牙齿表面,用空气轻吹,使牙面仅有一薄层处理剂。将调拌好的京津釉质粘合树脂糊剂涂于托槽底部,用镊子夹持托槽粘到牙齿颊面上,在粘接剂硬固前用探针小心去处多余粘接剂。   所有托槽均由同一医生粘接完成。粘接过程中使用吸唾管持续吸唾,以减少唾液污染对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1.5 托槽脱落个数及牙位的记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每个牙位均严格配对记录。对于首次无法粘接的牙位及配对牙位从数据表中去除。叮嘱患者3 d内托槽脱落要及时复诊,或电话告知医生脱落的时间及脱落的牙位。医生将脱落的牙位与对照组相匹配牙位同时从数据表中去除。每位患者均要求4周复诊一次,将每次托槽脱落的个数记录到患者病志本,并随后记录到数据表。记录患者3个月内及6个月内托槽脱落的个数及牙位,并从数据表中去除期间调整托槽粘接位置的牙位托槽。每个托槽只记录首次脱落的复诊时间。   1.6托槽脱落率计算   3个月时托槽脱落率=粘接3 d后托槽脱落个数/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3个月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为:首次拟粘接的托槽数(500)-首次无法粘接的托槽数-粘接3 d内托槽脱落数-调整粘接位置的托槽数。   6个月托槽总脱落率=粘接3 d后至6个月时托槽总脱落数/6个月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6个月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为:3个月时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3~6个月调整位置的托槽数。6个月前磨牙托槽总脱落率=粘接3 d后至6个月时前磨牙托槽总脱落数/6个月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两个样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