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运用经方治验举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运用经方治验举隅   关键词:经方;辨证论治;医案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1.034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1-0082-02   《伤寒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著,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笔者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其方辨证治疗内科杂病,取得了良好疗效。兹举案例介绍如下。   1 咳喘案   案例1:患者,男,56岁,2011年10月12日就诊。患者咳嗽、气喘反复发作15年,近10 d因感冒后咳嗽、气喘再次发作,出现发热恶寒,周身酸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夜间因咳喘而难以入眠,唇甲轻度发紫,咯痰清稀、夹有泡沫,口不渴,大便干结,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伤寒表证不解,心下有水气。治宜解表化饮、温肺散寒。方用小青龙汤加味:麻黄10 g,桂枝10 g,干姜10 g,细辛6 g,五味子12 g,姜半夏10 g,白芍15 g,紫苏子10 g,白芥子6 g,荆芥10 g,炙甘草10 g,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2剂后,发热恶寒、周身酸困消失,咳喘如前,出现口渴,原方麻黄改为炙麻黄,去桂枝、荆芥,加苦杏仁10 g,继服3剂后,患者咳喘明显好转,可平卧,但胃纳欠佳,守上方加白术15 g、茯苓15 g,再进10剂后咳喘已平,精神正常,饮食增加,睡眠好转,二便正常。为巩固疗效,嘱服都气丸3个月,以防复发。   按: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而设,其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由“麻黄汤去杏仁加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姜半夏”而成。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且利水,为君药。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表散风寒,又温阳化内饮;细辛温肺散饮,兼助麻黄解表散风寒;干姜温里化饮,共为臣药。姜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五味子敛肺止咳,防诸药辛散太过耗伤气阴;白芍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又酸寒益阴以防伤阴动血之弊,同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佐以和营。全方温燥化饮中兼有酸收,共为外散风寒,内蠲水饮。本案患者初为外感风寒,经解表后外邪已除之时又出现“口渴”之症,说明寒饮得以化解,水气散去,而胃中津液暂时未复者,可见“口渴”之象,正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者,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此时出现“口渴”是一种好转的预兆。   2 痞证案   案例2:患者,男,48岁,于2012年4月10日就诊。有慢性胃炎病史多年,近3个月因饮食生硬,自觉胃部痞满再次出现。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检测(+++)。胃部痞满、按之柔软、不硬不痛,嗳气,饮食减少,口干口苦,大便时溏时结,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错杂,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受阻,升降失常。治疗宜平调寒热、散结除痞。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姜半夏10 g,黄芩10 g,黄连6 g,党参15 g,生姜10 g,蒲公英15 g,白花蛇舌草15 g,枳实15 g,佛手10 g,白术15 g,大枣10枚,炙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2剂后,胃部痞满明显减轻,饮食正常。为防寒药伤及脾阳,在原方基础上加砂仁10 g,服至30剂,诸症状消失,复查HP(+),改为香砂养胃丸调理善后,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病机为少阳证而兼脾虚胃弱者,误下伤中阳而生寒,邪热内陷中焦,脾胃不和,升降紊乱,气机壅塞,成为寒热错杂之痞证。患者以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硬不痛为主症,这是痞证的典型表现。半夏泻心汤中姜半夏为君药,其性辛温,质燥体滑,和胃降逆止呕、散结消痞;臣以干姜辛热,温中阳而散阴寒;黄芩、黄连苦寒泄降、清热和胃;佐以人参、大枣、炙甘草甘温益气,补脾胃助运化,以复其升降之职;且甘草更有调和诸药之用,兼为使药。诸药相合,则痞满自愈。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抗HP,具有保护胃黏膜、调节胃液分泌之作用。   3 下肢挛急案   案例3:患者,男,48岁,于2010年7月10日就诊。患者跑步或跑步后休息时常出现单侧下肢腓肠肌痉挛1年余,服补钙剂虽能缓解一时,但时而复发,严重时1周出现1次,并在晨间发作,每次持续1~5 min,发作时腓肠肌挛急,局部僵硬疼痛,不能屈伸,揉按后方可缓解,口干,舌质淡,苔薄白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