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8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及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减少。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增效减毒、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的作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异质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进行性多关节炎,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古代有“厉节风”、“鼓槌风”、“鹤膝风”之称,因其病性顽固、缠绵难愈、治宜长久而称之为“顽痹”。目前临床上仍无行之有效的方法,单纯的中药虽不良反应小,但用药时间长、疗效缓慢,西药治疗常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故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收效明显。笔者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12周疗程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0例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30~75岁(平均48.75±3.01岁),病程2月到10年(平均5.2±1.1年),其中关节功能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4例、Ⅳ级6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30~74岁(平均48.55±2.98岁),病程2月到11年(平均5.125±1.2年),其中关节功能Ⅰ级4例、Ⅱ级15例、Ⅲ级15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分型:风寒湿痹阻型19例、寒热错杂型6例、湿热痹阻型2例、肝肾不足型6例、气血亏虚肾虚寒凝型5例、痰瘀痹阻型2例。 1.2 西医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①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功能分级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指导原则》②分级,Ⅰ级:日常生活不受限;Ⅱ级:有中等强度的关节活动受限,但能满足日常活动不受限;Ⅲ级:关节有明显的活动受限,不能从事大多数职业或不能很好照料自己;Ⅳ级:丧失活动能力或被迫卧床或只能坐在轮椅上。 1.3 中医辩证分型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② 拟定 风寒湿痹阻型: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遇寒加重,得热痛减,皮色不红,手足晨僵,舌胖,舌质淡红或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濡滑。 寒热错杂型:肌肉或关节疼痛,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但自觉发热,全身热象不明显,舌苔或黄或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数。 湿热痹阻型: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肝肾不足型:关节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眼花,舌红,苔白薄,脉沉细弦。 气血亏虚、肾虚寒凝型:关节疼痛,僵硬变形,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心悸气短,或肢体麻木,肌肉萎缩,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或细弱。 痰瘀痹阻型:关节肿痛、日久不消,夜间痛甚,关节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关节肿大变形,舌质紫暗或 有瘀斑,苔白厚或厚腻,脉弦涩或沉滑。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 2.1 西药:强的松10~20mg/d,用于急性期,晨起一次顿服或每天二次分服,2周后逐渐减量,4至6周后停用。同时根据病人病情配合选择下列方案: ①甲氨喋呤片7.5~12.5mg/w + 柳氮磺吡啶片0.5~1.0g Bid + 硫酸羟氯喹片200mg Bid; ②硫酸羟氯喹片:200mg Bid + 甲氨喋呤片7.5~15mg/w ③硫酸羟氯喹:200mg Bid +柳氮磺吡啶片0.5~1.0g Bid ④来氟米特10mg Qd+ 甲氨喋呤片7.5~10mg/w 同时给予补充叶酸片及钙剂治疗。 2.2 治疗组在服西药基础上,根据临床辨证分型而采用相应汤剂 风寒湿痹阻型: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蠲痹汤(《医学心悟》)化裁:羌活12g 独活12g 奉艽15g 海风藤15g 桂枝15g 当归15g 苡仁30g 木瓜18g 鸡血藤30g 伸筋草20g 威灵仙15g 防风10g苍术12 g生甘草6g 寒热错杂型:治则散寒除湿,祛风通络,佐以清热: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化裁:桂枝15g 芍药20g 知母12g 羌活10g 独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