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的文学成就.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孟子》的文学成就   摘 要:《孟子》是在继承《论语》语录体风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于篇篇珠语中塑造了孟子的鲜活形象,运用了逻辑推理与譬喻的论辩艺术,练就了气势浩然的文风,运用了平易晓畅的语言作为一部对话体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   关键词:《孟子》;文学成就;人物;论辩;风格;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先秦文化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夏商神秘厚重的巫文化,西周和谐典雅的礼乐文化,战国璀璨纷繁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各家以道家的庄周、儒家的孟轲与荀卿、法家的韩非以及纵横家最为重要,他们立足于现实,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等思想,自觉创作精神也大为增强。在文学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可谓是百花齐放,:庄子的行云流水恢弘诡谲,荀子的理懿辞雅体大思精,韩非子的寓言说理形象生动,孟子的气盛言宜好辩明道。今天我们主要来看看儒家经典《孟子》一书的文学成就。   一.作者及著作简介   孟子,名柯,今山东邹县人,生活在战国前期,敬仰并弘扬孔子学说,行事似孔子,游说各国,宣言德治仁政,言仁义而不言利,而当时各国以力相争,受时代趋势所限,孟子思想终不能被任用,退而著书。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著作①2343,集中反映了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属于对话体论辩文,较《论语》有所发展,篇幅加长,议论增多,很多段落围绕一个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二.《孟子》的文学成就   (一).刻画出人物形象――孟轲大思想家的鲜活形象。   孟子的一生都孜孜于游说各诸侯国君,宣传施行尧舜之王道仁政的主张;他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从他与门人弟子和其他一些人物的交谈中,以及书典籍中对孟子行为的一些描述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孟子的性格特征,例如:“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傲岸个性,“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的灵活变通,“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傲以我为简,不亦异乎”的正直不屈,“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的火爆直言,“不幸而有疾,不能还朝……昔老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的倔强等等。此外孟子性格上的仁爱?与民同乐在孟子的言行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孟子自己所说的“知人论世”,孟子这一鲜活形象的塑造使后人的研究与学习如虎添翼。   (二)精彩的论辩方法――类比推理 譬喻演绎   《孟子》中的文章善辩,有较高的论辩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将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巧妙设问,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缓缓道来,正如赵岐在《孟子章句?题辞》中所说:“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②94。   2.在论辩中孟子常常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的道理为具体的形象,浅近简短,使论辩富于形象性;此外《孟子》中也有一些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用寓言故事阐述抽象的道理,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出民众贵仁的必然趋势,《齐人有一妻一妾》以齐人的言行比喻官场中钻营富贵利禄之徒的卑鄙无耻与丑恶,“缘木求鱼”的荒唐可笑等等。这些艺术手法使本身枯燥的说教具有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也增强了论点的可解性,同时又对我国文学的论辩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磅礴的风格特征――凌厉浩然之文风   《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就是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浩然文风,感情强烈激荡。正如苏洵在《上欧阳内翰书》中所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形成这种读来颇具力量感的文风,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从内部来看,文如其人的文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孟子一生满怀热忱地推行王道仁政,斥利求义,藐视封建权威,鄙视富贵功名,一心期望能通过先王圣迹?儒家仁爱来平息战乱,还百姓一干二净的清平之世。这是孟子人格精神中最令人敬佩的一点,也正是这种信仰追求,使孟子成为刚正不阿、大胆泼辣,有鲜明个性,有激越情感的儒者。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文章也便自然而然地灌注了凌厉浩然之风。   从外部原因看,论辩出现了大量的排比句、对偶句、叠句等手法,这些极具节奏感和音乐性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进一步从外部提升了如江河决堤般的磅礴气势。如孟子曰:“舜发于畎亩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