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板桥”追寻白朴十七年.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板桥”追寻白朴十七年.doc

“韩板桥”追寻白朴十七年    人间,总有一些天生的缘分,即使隔上千年,也会在某时某地相逢,白朴于韩瑞,即是如此。    2014 年1 月22 日,《山西日报》一篇题为《首部lt;白朴全集gt;出版》的消息引起了我的关注。报道称:该书的领衔编著者韩瑞先生研究白朴长达17 年之久……据悉,该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全面介绍白朴的国学经典著作,可谓填补空白之作。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祖籍河曲;韩瑞也是河曲人,人称“韩板桥”,被誉为诗、书、画、印、国学、美术理论六全的画家。一个才情十足的画家怎么会倾17年之心血搞起严谨的学术研究?《白朴全集》有着怎样的文学贡献?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前后阅读《白朴全集》3次,并作了归纳与总结。《白朴全集》共计35万字,收集了白朴所有存世之词、杂剧、散曲及《元曲大家白朴》等评介文章,韩瑞以注释白朴词集《天籁集》为突破口,更正和解释了白朴生平及创作中诸多误传和谜团,确立了白朴由传统宋词向早期元曲过渡的“初为元曲之始”的开派式文学戏剧巨匠和爱国诗人的地位。      元白之好       白朴(1226―1310),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T州(今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元曲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创作杂剧16种,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有词集《天籁集》。    在金章宗年间,河曲县旧县城内世居着白、杨、黄、席四大望族,白朴的祖父白宗完博学多才,好佛行善,施惠乡里,德高望重。在金泰和三年即1203年和1215年,白家出了两个进士:白朴的二伯父白贲和白朴的父亲白华。当地军民曾筑“荣乡亭”,以记此事。1212 年,蒙古兵来犯,白朴的祖父白宗完为逃兵祸,带领一家人从河曲逃到了太谷。白华与“金元文宗”元好问在龆龀(音tiaochen指儿童换牙)之年,相识于太原,并结为兄弟,世称“元白之好”。    “贞?v南渡”第二年(1215 年),白华得中进士,白家举家又由太谷迁往汴梁(河南开封)定居,白华留汴梁任应奉翰林文字。金正大三年(1226 年),白朴出生了,其时白华为枢密院经历官。白朴6岁时,元好问由南阳令迁升尚书省掾,全家也迁往汴梁,两家来往更为密切。每逢节日喜庆之事,两家子弟都要以诗文往来贺对。    金哀宗天兴元年三月(1232年),蒙古军包围汴梁,冬十月,百姓粮尽,食人肉苟活,历史上称之为“壬辰之难”,元好问曾有“十月围城鬼为邻”之名句来形容当时的惨状。之后,白华随哀宗“出就外兵”,蒙军屠城,白家遭难。白华失妻散子,流离失所,白朴姐弟幸得元好问相救抚养。1233年,白朴姐弟随元叔同金朝百官遗老一同北渡,在去往山东的路上,小白朴染上了伤寒病,高烧寒战,昏迷不醒,元遗山昼夜抱持,悉心照料……许是遗山的挚爱感动了上苍,6天之后,奇迹出现了,小白朴竟在元叔的臂腕中得汗而愈,遗山大喜,连连称奇!从此,白朴姐弟因祸得福,受恩、受教于元好问,两年后,定居山东冠氏县(山东冠县)。白朴从小得好问教养之恩,强闻博记,饱读诗书。白华随金哀宗出汴梁组织救兵后不久,崔立叛变献城,白华几经辗转,终成“楚囚”。1237年,白华获释,遂投靠五路万户史天泽而居真定,元好问听说白华已归真定,便于1237 年秋,送白朴姐弟归白华抚育。白朴父子在史天泽的关照下,在滹沱河北岸的滹阳(今河北正定)居住下来。1247 年,白华与元好问等在封龙山庙学任教授教传“进士业”,白朴也从父在封龙山习进士业。白朴在这一时期,“律赋为专门之学”,为今后的词曲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好问对白朴超人的天赋和出色的学业十分欣慰,曾写下“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的诗句,从中可见他对侄儿的怜爱之情。      元曲,从元好问、白朴写起       散曲是随着宋词的衰落首先在北方勃兴的一种韵文新样式,散曲和杂剧统称元曲,它和词一样,是以小令和套曲为主要形式,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小令是单曲,套曲则是由两支以上宫调相同的单曲连缀而成的组曲。散曲把自由体与格律体两种诗歌形式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通俗色彩,也是白话新体诗的先声。词曲同宗,散曲与宋词有着十分亲近的近亲血缘关系,最早均称为乐府长短句。不同之处是,词由民间走向殿堂而雅化,散曲则由殿堂走向民间而雅俗共赏,而杂剧的唱词则是散曲的套曲化。这也是为什么散曲和杂剧统称为元曲的原因。元好问创制了《双调?三奠子》《双调?小圣东?骤雨打新荷》《松液凝空》(秩)3首散曲曲调,存世散曲有14 首,其中4 首为残曲。其数量虽不多,却标志着一种新的文体――散曲的诞生!    白朴传世的散曲有小令37 首,套数4 首,以叹世、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