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食品微生物 第三节 各类食品中的微生物 学习内容 肉类微生物 蛋类微生物 乳类微生物 鱼贝类微生物 罐头食品微生物 粮食微生物 微生物引起肉类变质的感观变化 发粘: 107cfu/cm2 变色: 肌红蛋白被氧化 细菌色素 变味 蛋白质、脂肪、糖分解 霉斑 鲜肉的评价 细菌总数: 新鲜肉<l04cfu/g; 次新鲜肉l041~l06cfu/g; 变质肉>l06cfu/g。 在胴体淋巴结中,如果发现鼠伤寒或肠炎沙门氏菌,那么全部胴体和内脏应作工业用或销毁; 仅在内脏发现此类细菌时,废弃全部内脏,胴体切块后,进行高温处理。 (六)肉微生物的检测原则 检验项目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检验部位 鲜肉:肌肉、肉表面 肉制品 动物内脏 禽类 一、蛋的生境特性(1) (一)营养齐全丰富 一、蛋的生境特性(2) (二)天然防御结构 1. 蛋壳、壳胶膜: 2. 壳膜: 3. 蛋黄膜: (三)天然抑菌作用: 1. pH: 鲜蛋:pH:7.4~7.6 室温数日:pH:9.1~9.6 2. 抗微生物因子 溶菌酶、伴清蛋白、抗生物素蛋白 二、蛋微生物的来源与途径 禽蛋产前污染 细菌侵入卵巢,卵黄形成时污染 病禽 泄殖腔的细菌 产蛋时,蛋壳被泄殖腔的细菌污染 主要是沙门菌、类白喉杆菌、微球菌 禽蛋产后污染:是引起变败的主要原因 禽舍、泥土、饲料等 常见细菌:微球菌、金葡菌、假单胞菌、大肠菌群 三、蛋类变败与微生物的关系 1. 加速变败的因素 粪便污染、容器潮湿、环境潮湿(相对湿度>85%)、贮存温度高、蛋壳受损 2. 变败过程: 微生物通过气孔、壳膜 → 蛋白 → 克服多种抗微生物因子 → 生长繁殖 → 蛋清蛋白水解变稀 → 卵黄位置改变 → 卵黄膜破坏 → 蛋白、蛋黄相混 → 腐败 四、蛋微生物种类与分布 蛋壳上以G+菌占优势 引起腐败的主要是G-杆菌 主要的病原微生物是沙门氏菌 常见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五、蛋变败的预防 容器清洁干燥 保存相对湿度:70~85% 保存温度:10℃以下 一、奶的生境特性(1) 1.水充足:水分占87.3% 2.营养丰富: 蛋白质:3.3% (酪蛋白占80%) 脂肪:3.9% ,颗粒小 乳糖:4.8%,促进肠道中乳酸菌的生长 无机盐:Ca、P、K等 维生素:有25种 一、奶的生境特性(2) 3. pH:6.5~6.7 4. Eh:+300mV 5. 牛奶中的固有酶 过氧化物酶、磷脂酶、解脂酶 6. 牛乳中的杀菌物质 少量吞噬细胞、运铁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凝集素、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 二、奶微生物来源和污染途径(1) (一) 从牛乳房来的微生物 1. 健康奶牛: 乳腺管内存在微球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棒状杆菌属 2. 患乳腺炎奶牛 1)外伤性乳腺炎 2)上行性感染 3)下行性感染 二、奶微生物来源和污染途径(2) (二)挤奶时微生物污染 1. 空气污染 2. 乳牛皮肤 3. 挤奶工 4. 挤奶容器、管道 (三)牛奶运输和贮藏中的污染 1. 容器污染 2. 保存温度过高 应保存于≤5℃ 三、奶微生物的种类(1) 1. 乳酸菌和酪酸菌 常见的乳酸菌:乳链球菌、嗜酸乳杆菌 繁殖较早 乳糖 → 乳酸 酪酸菌:如产气荚膜梭菌 乳糖 → 酪酸、CO2、H2 2. 蛋白质与脂肪分解菌:引起奶变质较乳酸菌迟 3. 产碱菌 4. 霉菌和酵母菌 三、奶微生物的种类(2) 5 .病原菌 常见的有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菌等 6. 病毒 PV(I、II、III):一般可加热灭活 Cox:对热有一定抵抗力 HAV:在56℃30min 、 60℃5min 仍存活 蜱传脑炎病毒:72~85℃10min 可灭活 7. 立克次氏体 牛感染Q热,其奶中立克次氏体可耐受62~65℃30min、72℃15min 的巴氏消毒 8. 黄曲霉毒素 来源于牛饲料的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 四、微生物引起奶的变质 (一)变质的表现 1. 凝固变质 2. 胨化变质 3. 产气变质 4. 粘稠化变质 5. 脂肪变质: 6.产碱变质 7. 变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