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短杆菌三重抗药株的选育及其谷氨酰胺发酵条件的研究.pdfVIP

黄色短杆菌三重抗药株的选育及其谷氨酰胺发酵条件的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色短杆菌三重抗药株的选育及其谷氨酰胺发酵条件的研究

维普资讯 16.№ .4 Dec.1993 第 ¨ 吣 9 卷q 第 日 黄色短杆菌三重抗药株的选育及其 4 期 谷氨酰胺发酵条件的研究 一 m a 王福 源 陈振风 王 绵华 王妙 虎 1 z2、\ L 铀 — — — 工程 系 海 a 【提要】 本文介绍TSG 、8一AG 、MS0 三重抗性株 的选 育 方 法 厦 该 茵在 利 U l5L发酵罐上的发酵结果.结果表 明;新茵林不仅产谷氨酰胺能力比 出发 菌株提 n V 高 3O%,而且发酵液 中不 出现 离子交换柱层析行为与谷氨酰胺十分相 似 的杂 氨基 技 酸, 因此给 分离提取工作带来稂大方便. y 大 S 关键词:釜垂苎壁;选择互翌;昔色短杆菌;甲硫氨酸亚矾 醣 中圈法分类号tQ93.97 学 ∞ 选育优 良菌株是从事微生物发酵研究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法,至 学 a 今仍是主要的育种方法.如何提高获得优 良菌株的几率和选择能满足新菌株 特 性 的发酵 条 d 件,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报 谷氨酰胺的发酵有一定难度 .首先是不易得到高产谷氨酰胺的优 良菌株,其次皂发酵条 。 件对发酵结果的影响远比谷氢酸发酵明显,发酵条件控制较为严格.本文将介绍怍者在诱变 V 处y理技术及发酵罐发酵条件方面的一些研究结果. O 1 材 料 1.1 菌种 黄色短杆菌 Brevibacteriumflavum 磺胺脒抗性变异株 8920株. 1.2 试剂 ① 亚硝基胍 NTG :SIGMA公司产品;② 硫酸二 乙酯 DES :国产,化学纯j⑧ 8 t . 氨乌嘌呤 8一AG :SIGMA公司产品,④甲疏氨酸亚砜 MSO :日本和光纯药工业会社产 品;⑤其他试剂 :国产,分析纯或化学纯 . 1.3 培养基 ① 种子培养基 ;酵母膏 1,蛋白脒 1,氯化铂 0.5,葡 萄糖 0.5,ptt7.0.③ 发酵 培养壁 :葡萄糖 12,硫酸铵 8,玉米浆 1.2,KH PO ·3H O0.025,MgSO ·7HzO O.04,碳酸钙 5,维生鬃 I .100 g,ptI7.: ③ 发酵罐培养基:在上述摇瓶发酵培养基组分 收 稿 口期 : 19g3 ¨ ?1 ~ 434~ 维普资讯 中去隐维生素B 和碳酸钙,并,¨水解糖代替葡萄糖,其他成分和用置不变.③ 含药培养基 平板 t葡萄糖 2,硫酸铵 1,尿素 O.2,KI PO.·3 1O O.3,MgSO.·7HzO 0.1, 维生素 B l0p.g琼脂 2,生物素 05p.g,FeSO ·7H O 0,O01,pH 70.在上述成分中按 需分别加入不 同量的药物. 2 方 法 2.1 谷氨醺胺 Gin 测定 用纸层析将样品液展开,显色后将斑点冼脱,洗脱液在 52Onil3下测 OD 值,然后从标 准曲线上查得谷氨酰胺量. 2.2 育种和发酵水平考察 对出发菌株细胞进行化学诱变处理,接着在含药平板上挑选菌落,然后经摇管试验和摇 瓶试验选出优良菌株,最后在 15L小型发酵罐上进行发酵试验,从发酵周期 耗糖 速 率 和 产谷氨酰胺水平等方面加 以考察. 2.3 发醇试验 ①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浓度 固定为 l2 ,然后通过正交法对培养基的几种主要成分 的用量加以确定. 。 ②摇管试验和摇瓶试验:在 37mL试管中加入 3mL发酵培养基,500mL三角烧 瓶 中 加入 30mL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按 0.4 种量接种,32℃ 连续振 荡培养 52h.摇床 振 幅 6cm,每 mJn往复 135次 . ③发酵罐试验:在 ]5L发酵罐中装入 19L发酵液,灭菌后按 O.4 种量 接 种.发 酵 温度 32℃.转速 650r/rain,通风 3L.发酵前期pH值维持在 7.0,发酵中、后 期维 持在 5.8.发酵过程中用碱液维持 PH 值. 3 结果和讨论 3.1 诱变处理技术 出发菌株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菌种选育效果.根据作者多年经验,野生菌株的诱变 处理效果比较明显,新菌株的谷氨酰胺生成量有明显提高.但随着诱变处理次数增加,谷氨 酰胺生成量很难进一步提高,而且诱变处理后得到的变异株中负突变株占相当部分.因此, 选择怎样的变异株作为诱变用的出发菌株,显得十分重要.作者认为:以产谷氨酰胺能力为 中等水平、且在发酵特性 上尚有欠缺之处的菌株为诱变用出发菌株较妥当.在本实验中使用 的出发菌株,它有一定的产谷氨酰胺能力 20mg/mL ,且发酵液中含有一种跟谷氨酰胺离 子交换柱层析行为十分相似的氨基酸,从这种发酵液中分离提取谷氨酰胺有一定难度 .由出 发菌株 8920株得到的变异株 9373株,其产谷氧酰胺能力有

文档评论(0)

qiaog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