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酱油.ppt
第三节酱 油 酱油在食品烹饪的作用是什么? 市场中常见的酱油种类、品牌? 生产酱油的主要原料、微生物?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 三、酿造酱油的主要微生物 四、酱油的生产工艺(种曲制造、制曲、发酵) 五、后处理 什么是酱油? 酱油是烹饪中的一种亚洲特色的调味料,普遍使用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盐经过制曲和发酵,再在各种微生物繁殖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酿造出来的一种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 制作酱油的原料因国家、地区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风味也不同,比较出名的是泰国的鱼露(使用鲜鱼)和日本的味噌(使用海苔)。 1、大豆 大豆是生产酱油的主要原料。大豆包括黄豆、青豆和黑豆。 粗蛋白质:35~45% 粗脂肪:15~25% 酱油中应用的曲霉菌主要是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米曲霉菌落生长很快,初为白色,渐变黄色。分生孢子成熟后,成黄绿色。分生孢子头为放射形、顶囊球形或瓶形。小梗一般为单层,偶有双层。分生孢子为球形,粗糙或近于光滑。 碳源:单糖、双糖、有机酸、醇类、淀粉。 氮源:如铵盐、硝酸盐、尿素、蛋白质、酰胺等都可以利用。 基本生长条件:最适生长温度32-35℃,曲含水48%-50%,pH约6.5-6.8,好氧。 米曲霉有着复杂的酶系统,主要有: 蛋白酶 谷氨酰胺酶 淀粉酶 此外它还能分泌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酯酶等 三角瓶培养基: 1)麸皮80g,面粉20g,水80mL; 2)麸皮90g,豆粕粉10g,饴糖4g,水120mL 种曲培养基: 1)麸皮80、面粉20、水70左右; 2)麸皮85、豆饼粉15、水90左右; 3)麸皮90、豆粕10、饴糖5、水120左右。 制曲是酱油发酵的主要工序,制曲过程的实质是创造曲霉生长最适宜的条件。保证优良曲霉菌等有益微生物得以充分发育繁殖(同时尽可能减少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分泌酱油发酵所需要的各种酶类。这些酶不仅使原料成分发生变化,而且也是以后发酵期间发生变化的前提。 种曲制造和制曲概念的区别: 种曲:酱油酿造时制曲所用的种子 制曲:制造生产用菌种及酿造原料 种曲制造和制曲的原料要求一样吗? 制曲原料的配比 豆饼与麸皮之比8:2或7:3或6:4。 厚层通风制曲 矩形曲池通风制曲示意图 1-温湿调节箱 2-通风管道 3-风机 4-贮水池 5-曲池 6-通风假底 7-水管 8-蒸汽管 9-闸门 温度管理:及时掌握翻曲的时间。 ——静止培养4-5h,孢子发芽期 ——静止培养6-8 h,升温到35 -37℃,应及时通风降温,保持35℃ 。 ——入池12 h后,料层上下表层温差加大,表层温度继续升高,第一次翻曲,使曲料疏松,保持35℃ 。菌丝生长期 ——继续培养4-6 h后,菌丝繁殖旺盛,结块,第二次翻曲,菌丝繁殖期。并连续鼓风,保持30-32℃。孢子附着期 ——培养24 -28 h即可出曲。 通风制曲要点 1. 要求熟料蒸熟不夹生,使蛋白质达到适度变性及淀粉质全部糊化的程度,以便被米曲霉吸收,使霉菌生长繁殖并适于酶解进行。 2.通风制曲时,考虑水分挥发多,要求熟料水分为48%~51%(视具体情况调整)。 3.通风制曲料层厚度一般为25~30cm,太厚给通风带来困难;太薄,物料易被风吹起。 4.装池接种料温低、要求品温在30~35℃ ,便于米曲霉孢子迅速发芽生长。并抑制其他杂菌生长。 5.制曲产酶的品温低于30℃,能增加酶的活性。在不影响曲池周转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接近这一要求。 6.通过空调箱调节风温、风湿,利用低于品温1℃左右的风温控制品温。 7.原料混合及润水要均匀,注意及时翻曲、铲曲。 。 8.接种必须均匀,否则不利于管理。因为米曲霉生长不均匀,容易引起污染。 9.曲料装池要疏松均匀,否则会出现局部烧曲。 10. 培养24h左右,曲呈淡黄绿色,酶活力已达最高峰,此时应及时出曲,否则酶活力会下降。 厚层通风制曲 (1)疏松曲料便于降温。 (2)调节品温。 (3)供给米曲霉旺盛繁殖所需的氧气。 翻曲的目的 二、制曲过程中常见的杂菌污染及其防治 (一)制曲过程中常见的杂菌 1、霉菌 :毛霉 、根霉 、青霉 2、酵母菌 : (1)有益酵母菌:鲁氏酵母 (2)有害的酵母菌 :毕赤氏酵母 、醭酵母 、圆酵母 3、细菌:小球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 (1)菌种经常进行纯化。 (2)保证种曲质量。 (3)要求种曲菌丝健壮旺盛,发芽率高,繁殖力强,以便产生生长优势来抑制杂菌的侵入。 (4)蒸料水分适当,疏松,灭菌彻底,冷却迅速,减少杂菌污染机会。 (5)加强制曲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6)保持曲室及工具设备的清洁卫生。 (7)种曲和通风曲生产过程中添加冰醋酸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二)杂菌污染的防止方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