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开篇之作——评《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pdfVIP

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开篇之作——评《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开篇之作——评《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pdf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9卷第1期(2008年):90一95 m and V01.29 Ch/nese如l‘利加theH/storyofScferwe Techno/ogy No.I(2008) 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开篇之作 ——评《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 章梅芳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100083) (美)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M.LinduffandYan 年12月,289页,78元。ISBN:7-03-018189—1(Katheryn andChinese Sun,eds.Gender Creek:AltaMira Archaeology,Walnut Press,2004, ISBN:O-7591-0409—3) 摘要与科学史领域的情况类似,女性主义学术在考古学领域的兴起不 过30余年的时间,但却对考古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考古学界虽不乏关 于性别问题的探讨,但运用“性别考古学”理论和视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却不多 见。美国学者林嘉琳和孙岩将一批国外学者关于中国考古学的性别研究论文, 集编成《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一书,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专著中,第一本讨 论性别问题的研究专集”。该书按时代顺序分为新石器时代、商代、周代和汉代 四部分,分别从墓葬、聚落、文物、文献等方面,探讨了性别差异所反映的社会现 象,展现了性别视角应用于中国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功。该书中译本的出版, 将进一步引起中国考古学界对性别研究的关注,促进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同 时也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性别研究 考古学 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41(2008)01.0090.06 性别考古学(GenderArchaeology),有时也称女性主义考古学(Feminist Archaeology), 是近30余年来西方考古学界日渐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一方面致力于对考古学实践 中的性别公正问题进行考察,要求恢复和确认女考古学家在考古学领域的地位与贡献,并 为女考古学家谋求更为平等的职业环境;另一方面对传统考古学理论及其研究内容中存 在的性别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力图从全新的性别视角对考古学资料进行诠释,揭示史前 及历史时期不同社会中的性别关系与性别观念。 收稿日期:2007.10.19 作者简介:章梅芳,女,1979年生,安徽望江人,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讲师。 万方数据 1期 章梅芳: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开篇之作——评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 9l 1考古学中性别研究的兴起 性别考古学的产生与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学术思潮的发展和妇女在社会上争取 平等权益的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已有一些女考古学家出现,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女考古学 家在接受田野考古训练方面的机会,还是比男性少得多。并且,在实验室或博物馆从事考 古学研究的女学者的工作,常常被戏称为“考古学的家务活”(Archaeologicalhousework), 女性依然被认为与完全男性化的考古挖掘现场不协调,她们的参与被认为会破坏那里的 工作关系与工作效率。那些有幸能进入考古学领域的女性,往往也是因为她们与男考古 学家存在亲缘关系或婚姻关系oCZ]这或多或少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之前,考古学实践中 女性所处的环境和她们试图进入考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