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与唐太宗李世民书论比较.pdfVIP

宋高宗赵构与唐太宗李世民书论比较.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高宗赵构与唐太宗李世民书论比较.pdf

宋高宗赵构与唐太宗李世民书论比较 杨宏鹇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宋高宗赵构和唐太宗李世民均有书法理论传世。二人在对书法要旨的论述上、对书法之独立艺术价值的 标举上、对王羲之书法成就的评价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相较之下,赵构的书法理论要更加深入一些,突出了书法艺 术自身的独立价值,体现出了艺术观念的进步性。 [关键词]宋高宗赵构;唐太宗李世民;书论;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489(2010)21-0036-01 同样做为封建帝王,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和唐太宗李术对政治的依附,将书法自身独立的艺术价值标举得很高。赵构 世民(599年--649年)一昏馈一圣明,二人在为政治国方面相去甚在《翰墨志》中用几近夸张的语言形容了书法的艺术价值:“余尝谓, 远;但是,就艺术观念方面,这二位帝王却没有太多的高下之别。尤 甚哉字法之微妙,功均造化,迹出窈冥,未易以点画工,便为至极。 其在书法艺术方面,这二人都雅好翰墨,不仅自身书法造诣颇深, ……或草圣草贤,或绝伦绝世,宜合天矩,触涂造极。非夫通儒上 且都喜欢发表书法理论见解,并各有书论传世。赵构有《翰墨志》 士讵可语此,岂小智自私、不学无识者可言也。’,I”在这里,赵构把书 一卷,李世民有《笔法诀》、《论书》、《指意》、《王羲之传论》诸篇,集 法艺术抬举到了“功均造化”的高度,认为书法艺术绝非一般的实 中体现了他们各自的书法理论观点,其中颇多可资相互参校比照 用技能,人人可以掌握。只有“通儒上士”方能领会书法的奥妙,一 之处,现试归纳为三个方面: 般的不学无识者、小聪明之辈是不可能达到这种艺术的至高境界 I、书法要旨上 的。这番言论恰恰和李世民“书学小道”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何者为书法之要旨的问题上,唐太宗李世民务求法度与骨 3、对王羲之书法成就的评价上 力,而宋高宗赵构虽讲法度,但更求笔法精神。 王羲之作为一代书圣,在中国书法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是后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英主,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在对待 世历代书家绕不开的一座高峰。唐太宗李世民和宋高宗赵构在各 书法的问题上,也是极求法度。他在《笔法决》中对书法用笔提出 自的书论作品中自然也都给了王羲之极高的评价,但是,二人的态 了一大堆规范:“为点必收,贵紧而重。为画必勒,贵涩而迟。为撇 度仍有所不同: 必掠,贵险而劲。……侧不得平其笔。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 唐太宗对于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可谓推崇备至,他以帝王之尊, 行。圳l】一连串的“必”、“须”、“不得”对书法的点、画、撇、竖、戈、环、 亲自执笔为《晋书》王羲之传写了一篇《王羲之传论》,其结论部分 波等都提出了精准的要求,且措辞中含有不容置疑的语气,体现了 道: 一位治世之君对“法度”的重视。在运笔法度之内,李世民还强调 “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 笔划中体现出的骨力,他在《论书》中称:“今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 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煮龙蟠,势如斜而 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o-121形势,是字的表面形态与体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 势,而骨力,则是笔画体现出的道劲刚健的力度,是造成外在形势 区之类,何足论哉!”嘲 的内在动力源,是法度背后的支撑点。 正是这段话,把王羲之推到了至高至大,无以复加,古今第一 如果说李世民透过表面的直观的“形势”而看到了“骨力”的内 人的高度上。甚至这都不够,李世民还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把 在支撑作用的话,宋高宗赵构更进一步把握到了“笔法”背后的精 王羲之以外的其余书法家贬得一无是处,以更加显出王羲之书法 神层面。绍兴十三年九月,宰执奏江东提刑洪兴祖欲进三石碑事, 成就的无人可及:“钟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可疑 高宗日:“石碑安用?不善刻者,皆失其真。学书惟视笔法精神。朕 ……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 得王献之《洛神赋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