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识别与防范--以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pdf

谣言的识别与防范--以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谣言的识别与防范--以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pdf

2014年 07月 内蒙 古 民族 大 学 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ly.2014 第 40卷 第 L—— Jouma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SocialSciences) Vo1.40No.4 谣言的识别与防范 以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 郑东升 ,2 (1.中国社科院 法学所,北京 100720;2.天津科技大学 外语学院,天津 300222) [摘 要]3-前 “谣言”问题对个人、国家和社会都造成了重大危害,而从理论角度剖析谣言,对-t-ig,~,l和防 范谣言更具积极意义。本文从谣言概念入手,借助交往行为理论分析了谣言概念,最后以 人《民 日报》发表的 十大谣言为语料,在分析谣言的危害性基础上,提 出了识别和防范谣言的不同路径,并对辟谣提 出了建议。 (关键词】谣言;辟谣 ;交往行为理论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l5(2014)04—0070一O5 近来,“谣言 【1j’~词在大街小巷可谓是热议的 “言”均像仰置之铃,下像铃身,上像铃舌,古代酋人 话题,不知是网络传播和其他传媒的高效率,还是谣 讲话之先,必摇动木铎 以聚众,然后将铎倒置始发 言本身就具有极快的扩散性,让人对何为谣言及其 言。手为象形,意指放在 “缶”上,“钉”字在说文中解 影响也产生了诸多疑问。本文试图提出的观点是, 释为,“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 歌。象 认识谣言要先从考察谣言概念的来源和发展情况出 形。】’’《康熙字典》认为,所谓 “谣”,古文中是指没 发,谣言的三阶段是造谣、传谣和辟谣,谣言的真假、 有音乐而只有唱歌:“曲合乐日歌 ,徒歌日谣”。现在 造谣者的目的和意图、谣言是否合法都是考察谣言 在民间流传的歌通常叫做谣,像 “民谣”、“童谣”,说 的重要维度,而谣言的真假并不是研究谣言本身的 明 “谣”本身来 自民间而非官府;另一方面,不真实 、 第一位重要的内容,谣言由于本身具有深刻的社会 准确的话也叫谣,如 “谣言”、“谣传”,说明 “谣”本身 危害性,因此对其认识和规范更要依赖于信息公开 就没有真实性可言。“谣”、“言”二字合起来,可 以理 制度的完善、社会信仰的建立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合 解为是来 自民问的没有真实性可言的语言。如果我 法关系。从交往行为理论出发,我们试 图给出驳斥 们稍加引申(但愿本人不是造谣、传谣),中文的 “谣 谣言的 “最强理由”,给出惩罚造谣者的最强理 由,并 言”应该更具有说出的话应具有吸引人 (聚众)的目 试图解释辟谣的最强理由。 的,说的如同天花乱坠(如歌),让更多人知晓。如果 一 、 “谣言”概念分析 我们也认为康熙字典说的对的话,谣言是 “民间”产 “谣言”一词,是由“谣”和 “言”二字构成,甲骨文 物,和 “官府 ”无关。从上述文字描述可知,所谓谣 中的 “谣”字是 “言”、“手”和 “缶”的合体字,“言”作为 言,其特点就是民间产生的不真实信息 ,很容易 “引 象形字,与 “告”、“舌”为一字之异称,此三字初义相 诱”人的注意力,并且繁殖力奇强。 同,后世乃分化为三字l2J。如果上述说法为真的 网络本身就是个造谣、传谣和辟谣的 “最佳”渠 话,那么 “言”字也就具有 “告”和 “舌”的内涵意义。 道 ,我们就先看看几家网站给出的对 “谣言”的定义, 三个字都有 “口”形,而且上面都有 “草木”形状,象征 或许也可发现谣言的更多特点。百度百科给出的定 着 “口”的生长与扩展,所谓 “口”中生发出来的东西。 义是,“什么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