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pdfVIP

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0 · Computer Era No. 1 2015 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许慧燕,高金定,邬书跃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办学现状,结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办学实际,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了 “3+ 1”卓越电子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培养方案的第七学期创造性地设置了为期三个月的“岗位技能实训” 环节,效果良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1-60-02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of electronics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Xu Huiyan, Gao Jinding, Wu Shuyu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 Abstract :Aiming at the running status of electronic specialtiesin th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many years of reform and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fact of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a new pattern of 3 + 1 application excellence electronics engineer personnel is developedwith industry experts together. Three monthsjob skills training in the seventh semester are set up creatively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They are useful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n the majo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Key words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practice 0 引言 工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目前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 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电子信息类本科四个专业, 信息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有巨大的需 每年招收规模在300-400人之间。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过程 求,在这种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几乎 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国内所有的高校都开办了这类专业。据统计,1999-2006年高校 ⑴ 生源整体水平较低、个体差异较大。我校电子信息类专 扩招人数已翻了一番多,其中超过50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