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珮琴内科学术思想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珮琴内科学术思想初探.pdf

林现琴内科学术思想初探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林碾琴 中医内科学 中医学术发掘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林佩琴(1772—1839年).字云要关键。因而林氏对《类证治裁》中所载诸病证,均根 和.号羲桐,江苏丹阳人。为清代嘉 据其病因病机、病位、脉症等详加识辨。 庆、道光年间的著名医学家。林氏 识证如鉴别胃脘痛与心痛。胃脘痛“症与心痛相 以数十年的精力,网罗历代精粹。汇集古方验方,结 似,但胃脘痛必见胃经本病,如胀满、呃逆、不食、便 合自己的临床心得,灵活化裁,至晚年撰成《类证治 难、面浮、肢倦,与心痛专在包络者自别。”识别真中与 裁》一书。该书较好地反映了林氏的内科学术思想。 类中则云“真气虚者.猝为所中.是名真中……卑湿酿 1强调识证。注重辨证 热,真阴亏者,风自内生,虚阳上冒,亦致昏仆,是为类 林氏在《类证治裁·自序》中开篇即云:“司命之 中。”辨证如辨别中风的病位时云:“其中血脉.则口眼 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识其为阴为阳。 喁僻。中络,则肌肤不仁。中经,则脊重不伸。中腑,则 为虚为实,为六淫,为七情,而不同揣合也;辨其在经 肢节废。便溺阻。中脏,则舌痦吐沫”。辨胃脘痛则云: 在络,在腑在脏,在营卫。在筋骨。而非关臆度也。”可 “初痛在经,久痛人络。……因胃阳衰而脘痛者.食人 见他将识证、辨证放之首位,是特别强调重视的。因 不运……因肝乘胃而脘痛者.气冲胁胀……因肾寒厥 为临床诊治只有对证候进行精当的辨识.才能准确 逆而脘痛者.吐沫呕涎……因烦劳伤气而脘痛者,得 处方下药,使药证合拍,吻合无间,而达到药到病除 食稍缓……因客寒犯膈而猝痛者.呕逆不食……积寒 的目的。能否正确识别证候乃是决定施治成败的首 致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火郁致痛,发则连日, 阳而为火。水流湿。火就燥。故水火二气,为五行之生 参考文献 成。燥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若能体察燥湿二气之 f11傅晓晴.从八纲辨证的形成看八纲在中医辨证学中的作 因寒因热所生.而以之为纲.再察其化热未化热之 用与地位.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36 变。与夫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精 [2】赵总宽,陈慕泽.现代逻辑方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8:5 而又化燥之理,而以之为目,纲举目张.则任凭病情 [3】周光飚.对八纲辨证发展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万状,而权衡在握。 2002,22(3):233 其三.燥湿的辨证体系已经建立。如王鸿谟【q从 燥湿的定义、病因及症状进行辨证。并归纳出以“干 14 少肺裂陷.重滞脾腻秽”10字辨别燥湿。易懂易学,易 记易用。 『61王鸿谟.关于强化充实八纲辨证纲领作用的研究.北京中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初步建议:可按《内经》“万物 医,2003,22(4):19 之纲纪”将八纲改为“八纲两纪”。以燥湿充实八纲。即 第一作者:崔俊波(1976一),男,博士研究生, 以表里虚实寒热燥湿称为八纲。以阴阳为两纪。恢复 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脑病的研究工作。 八纲的双层次结构.将阴阳从与六变等同的位置提升 电子邮箱:cui—iunbo@163.com 为八纲的总纲和法纪。如此,以表里辨病位,寒热燥湿 收稿日期:2007—07—24 辨病性.虚实辨邪正盛衰。再以阴阳总括与提携八

文档评论(0)

gac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