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构森林传统知识和文化 ◎刘金龙 张明慧 和志鹏 谷莘 j j近2O年相关研究和实践过程.展示了林业传统知识和文化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生物多样性 j 维护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遗憾的是.在森林管理和山区发展政策中,始终没有就林业传统 知识能够达成可操作性的共识。除了利益冲突外,分歧的焦点之一是如何认识林业传统知 l 识。为此.未来的森林保护 需要着重考虑,处理维护传统和学--j外来文化的关系.从而实 { j i现森林传统知识的重构。 l 近二百年来,起源于欧洲的文明征服了世界,或通过武力,或通过知识分子类 似于玄奘那样的取经。与此同时,人类迎来了 “寂寞的春天”和 “增长的极限”,所 有加入现代化进程 的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工业化、高速增长、社会经济激烈 转型,从乐观、自信的膨胀、失落、到忧虑的发展旅程,不得不靠游戏人生、随波逐 流、相互指责、量化宽松等无数新的名词渡过 寂“寞”、突破 “增长”,结果却是有增 长无发展, 然而,摆在人类发展乃至存亡面前的问题确是切实的。物质欲和信任的缺失正 在吞噬人类生存的环境基础,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草原湿地退化、气候变 暖、污染加剧。这些切实的问题并不会通过任何新名词得到改善。改善这些问题, 需要正视当前世界推崇的增长模式的核心——自然资源和环境能否支撑人类的贪 婪。对中国而言,尤为如此。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资源与环境已经 成为中国走向民族复兴未来的主要瓶颈。 刘金龙,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林业与资源政策中心主任。亚洲林业传统知识与文化网络发 起人和协调人,国际林联热带与亚热带林业传统知识与文化研究纽协调员。 特 集 美 丽 中 国 与 生 态 文 明 中国占有世界人 口的l9%,从耕地、水、森林、能源、矿藏等资源均严重不足。 而采用合作双赢的策略,共同开发非洲的自然资源,又被戴上了 新“殖民主义”的帽 子。可 以说,尚未富裕的中国,已经加入了忧虑的国度。那么路在何方呢?本文试图 从森林传统知识与文化一叶中得到某些启示,以供争鸣。毕竟,中国是世界民族、语 言、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而在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中,中国总体上没有破坏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其源于中国先人总结的 “天人合一”。 一 、 林业传统知识与文化的内涵 林业传统知识和文化(TraditionalForest-Related Knowledgeand Culture)是指森林经营利用、管理的各类知识和传统习惯,与森林相关的、且对森 林经营和利用产生影响的文化、信仰和艺术等遗产 (John,et.a1.,2008)。传统知识 以其地方性,口头、模仿和演示的传承方式,动态的发展过程,共享性,整体性和综 合性 (Roy,2000;John,et.a1.,2006)等特征,而不同于现代科技知识。早在半个 世纪前,人类学家就开始关注传统知识的消失对地球环境、社会公正、公平等人类 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Rappaport,1968)。1992年 生物多样性公约 签 订后,国际社会才充分关注传统知识。传统知识具有潜在和实际的商业价值,而成 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国际专利、贸易、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公 约争论的焦点问题(刘金龙,2007)。 关于林业传统知识的认知表述很多。很长时间以来,林业传统知识被认为是 “愚昧”、“落后”的代名词,人们总希望用现代林业科学知识去武装 无“知”的山民 (刘金龙,2007)。中国在过去60年中,在西方林学的主导下,一直致力于现代林学, 1.JohnA P—LiuJ..Sire H.C.“SustainableForestManagementandPoverty Alleviation:Rolesof TraditionalForest—RelatedKnowledge.”IUFRO Series,Volume21.2008.Austria. 2.RoyE..ParkersP.BickerA.”IndigenousEnvironmenta1KnowledgeanditsTransformation:Critica1 AnthrOpO1OgicalPerspectives”.HarwoodAcademicPublishers,2000,Amsterdam. 3.刘金龙:”发展人类学视角中的传统知识及其对发展实践的启示”,载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年,V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