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不对称合成R.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 卷 第1 期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Vol.4 No.1 2004 年 2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Feb. 2004 生物不对称合成R-(-)-扁桃酸的影响因素 1,2 1 1 1 1 1 肖美添 , 黄雅燕 , 盛 军 , 孟 春 , 石贤爱 , 郭养浩 (1. 福州大学药物生物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 ; 2. 华侨大学化工系,福建 泉州 362011) 摘 要:研究了酵母细胞(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生物不对称还原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 过程中,环境因子对底物的转化效率和产物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底物苯乙酮 酸对酵母细胞的催化还原活性具有较显著的抑制效应. pH 6.5、温度32oC、严格厌氧为较适宜条件, 底物苯乙酮酸的转化率和产物扁桃酸的得率分别可达97.0%和96.1%,R−(−)−扁桃酸的对映体过量 值(ee)为95.1%. 关键词:R−(−)−扁桃酸;不对称还原;立体选择性;手性合成 + 中图分类号:O621.3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4)01−0032−05 1 前 言 生物不对称催化合成已成为有机化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微生物细胞内酶催化的氧化还原 反应在手性药物中间体和手性药物的生物不对称合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酵母活细胞内含 有大量氧化还原酶(如醇脱氢酶)和完备的辅酶再生系统,利用酵母活细胞对一些潜手性化合物直接 进行不对称还原,获得高光学纯度的手性药物“砌块”,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1]. 扁桃酸是 合成环扁桃酯、羟苄唑、匹莫林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2].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手性药物开发已 形成热潮. 研究开发单构型扁桃酸系列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生物 化学家在羰基化合物不对称还原方面做了较多工作,但主要着重于乙酰乙酸酯类和部分芳香酮类 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而对催化芳香酮酸类化合物不对称还原的研究还鲜见报道[3−7]. 黄雅燕等[8] 筛选出一株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p. strain by1) ,对底物苯乙酮酸和苯乙酮酸甲酯皆具 有较高的转化活力和光学选择性. 本工作进一步探讨环境因子对底物苯乙酮酸的转化率和产物 R−(−)−扁桃酸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种及试剂 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p. strain by1)为本研究所保藏菌种;苯乙酮酸(纯度99%) 由南京工业大学吴怡祖博士馈赠;R−(−)−扁桃酸和S−(+)−扁桃酸标准品购自Sigma 公司,羟丙基− β−环糊精购自Fluka 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1.2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g/L) :蛋白胨5,葡萄糖30 ,K HPO 1, MgSO ⋅7H O 0.5, KCl 0.5, Fe (SO ) 0.01. 2 4 4 2 2 4 3 收稿日期:2003−07−14,修回日期:2003−10−08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编号: 2003H02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E0310019) 作者简介:肖美添(1968−) ,男,福建省泉州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化工;郭养浩,通讯联系人,Tel: (0591)7893046, E-mail: bioeng@fzu.edu.cn. 1 期 肖美添等:生物不对称合成R−(−)−扁桃酸的影响因素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