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线至盐湖段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VIP

兰新线至盐湖段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新线至盐湖段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1.2.编制原则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 符合前述1.1编制依据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符合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主导,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施工全过程注意环境保护,少占场地,并有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工序分配合理,施工进度安排均衡、高效。 确保实现工程质量计划和工期目标以及施工安全、营业线运营安全。 2、工程概述 兰新线天山至盐湖段提速改造工程线路全长为25.77km,属吐鲁番至乌西区段,为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分局管辖。线路所经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和乌鲁木齐市交界处的天山白杨河峡谷区,除铁路车站外,人烟稀少,312国道及乌鲁木齐至吐鲁番高速公路分布在线路的两侧,天山隧道群地段交通条件较困难。 本标段为S2标段,起点里程为DK1784+980,终点里程为DK1787+640,线路长度2.66km,主要工程有天山新2#进口端双线隧道2500m,涵洞1座,泄水洞1座,路基160m。 2.1.主要技术标准 线路等级:国铁线下Ⅰ级,线上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限制坡度:6‰,双机地段12.5‰。 最小曲线半径:300m。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 牵引种类:内燃。 路基宽度:路堤12.1m,路堑12.1m。 速度目标值:160km/h,预留200lm/h。 2.2.地形特征 本标段位于白杨河谷左岸的天山低中山区,隧道穿越天山,沟梁相间,坡面陡峻,地形起伏很大,地面高程1060~1260m,相对高差50~150m。隧道进出口自然坡度50~60°,植被不发育。 2.3.工程地质 本标段隧道穿越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洪积角砾土及石炭系中统凝灰质粉砂岩,岩性特征如下: 凝灰质粉砂岩(C2s):灰绿杂紫红色、灰黑色,中薄层构造,粉砂状结构,节理发育,岩层被切割成碎块状,岩质较硬,岩体较破碎。强风化~弱风化,风化层厚3~8cm。风化层σ0=600kPa。风化层以下σ0=1000kPa。主要发育的节理有三组:N80°~85°E/45°~75°N,间距2~30cm,平直、微张;N20°~80°W/30°~70°N,间距3~30cm,平直、微张;N20°~80°E/35°~85°S间距3~30cm,平直、微张。 2.4.气象 本标段所经地区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区,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春、秋季多风,气候干燥、温差变化大是本段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6.6℃,最热月平均气温21.1℃,最冷月平均气温-10.1℃;年平均降水量67.9mm,年平均蒸发量2622.3mm;年平均大风日数(≥8级)155天,年平均风速6.2m/s,最高风速(定时)33m/s,主导风向WNW;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44cm。 2.5.水文地质特征 本标段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中统凝灰质粉砂岩。由于本区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很小(年最大降水量99.1mm)、蒸发量很大(年平均蒸发量4803.6mm);隧道洞顶冲沟为季节性流水沟,除了在较大降雨时有地表流水外,平时干枯无水。因此,该隧道洞身在穿越局部冲沟地段雨季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其余大部分地段洞身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2.6.隧道围岩分级 隧道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中统凝灰质粉砂岩,岩质较硬,属硬质岩,节理较发育,岩体较破碎,隧道围岩基本分级为Ⅲ级;隧道进口及部分穿越沟谷地段洞身埋藏较浅,风化裂隙较发育,围岩分级为Ⅳ级。局部沟谷地段洞身穿越第四系全新统洪积角砾土,围岩分级为Ⅴ级。天山新2#隧道进口端DK1785+140~DK1787+640段围岩分级分段见下表: 序号 起讫里程 主要地层 围岩分级 长度(m) 备注 1 DK1785+140~DK1785+220 凝灰质粉砂岩 Ⅳ 80 进口,埋藏较浅 2 DK1785+220~DK1785+540 凝灰质粉砂岩 Ⅲ 320 3 DK1785+540~DK1785+690 凝灰质粉砂岩 Ⅳ 150 沟谷,埋藏较浅 4 DK1785+690~DK1785+850 角砾土 Ⅴ 160 沟谷,埋藏较浅 5 DK1785+850~DK1785+920 凝灰质粉砂岩 Ⅳ 70 沟谷,埋藏较浅 6 DK1785+920~DK1786+720 凝灰质粉砂岩 Ⅲ 800 7 DK1786+720~DK1786+840 凝灰质粉砂岩 Ⅳ 120 沟谷,埋藏较浅 8 DK1786+840~DK1787+640 凝灰质粉砂岩 Ⅲ 800 合计 2500 2.7.地震基本烈度 本标段地震烈度为七度地震区。 2.8.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 程 项

文档评论(0)

晓风迷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