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汗、盗汗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内儿教研室 学习目标 1、熟悉自汗盗汗的证候特征。 2、熟悉自汗盗汗与脱汗战汗的区别。 3、掌握自汗盗汗的治疗原则。 4、熟悉自汗盗汗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一、概述 (一)定义 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排泄异常的 病证。 排泄异常:时间、形式、颜色、量 白昼汗出,动辄益甚—自汗 寐中汗出,醒来自止—盗汗 一、概述 (二)历史沿革 1 《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讨论: 汗的生成:“阳加阴谓之汗” 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2朱丹溪:“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 3《临证指南》:“自汗补气以卫外,盗汗补阴以营内。” 一、概述 (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传染病各期出现以汗出过多者。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体虚病后:卫表不固、营卫不和 2情志失调:思虑过度,心血不足 阴虚内热 情志郁久化火 3湿热邪气:外感、内生、素体热甚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 1.基本病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 2.病位:五脏阴阳气血 3.病性:虚多实少 自汗——气虚 盗汗——阴虚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昼日汗出,动则益甚——自汗、 寐则汗出,醒则汗止——盗汗 2.病史:有体虚、思虑过度或素体热甚等病史。 3. 辅助检查: 肺TB、风湿热、甲亢相关检查: X-ray 、痰涂片、结核抗体、 ASO 、 ESR 、基础代谢、T3、T4等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寒热虚实 五、辨证论治 五、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六、预防与调护 七、结语 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排泄异 常的病证。 自汗:昼日汗出,动则益甚 盗汗:寐则汗出,醒则汗止 病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 病位:五脏阴阳气血 病性:虚多实少,自汗-气虚、盗汗-阴虚 治疗:虚证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实证清利湿热,疏 肝和营 八、思考题 1何谓汗证?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的特点各是什么? 2出汗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汗证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3汗证如何辨证论治? * * 自汗:不问朝夕,是否活动,浸浸自然汗出,动则益甚。 盗汗:熟睡时汗出,醒后则汗收敛而止。 脱汗:病情危重,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如油,伴呼吸低弱,四肢冰冷,及脉微欲绝,甚至神识模糊不清。 黄汗:汗色发黄,染衣着色,(大多以腋窝明显),多见于湿热内蕴患者。 战汗:发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全身战栗,周身汗出,伴身热、口渴、烦躁不安。 自汗 虚:气虚、阳虚 实:肝火、湿热 盗汗以阴虚、血虚多见 自汗日久可伤阴 盗汗日久可伤阳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一)辨证要点 辨寒热虚实 脱汗以阳虚为主 黄汗多属湿热 战汗发于热病正邪交争,或体虚邪留 虚:益气养阴,固表敛汗 实:清利湿热,疏肝和营 1肺卫不固 症状:自汗+气短乏力,面色少华易感冒。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 症状:自汗+恶风,时寒时热,周身酸痛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加减:半身汗出----甘麦大枣汤 3心血不足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苍白 舌脉: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血养心 方药:归脾汤 4阴虚火旺 症状:盗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形体消瘦 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5邪热郁蒸 症状:蒸蒸汗出,面赤烘热,烦热口渴,口苦,尿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避风寒,防感冒。 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