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VIP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彭州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开始作答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规定的答题区域书写。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据《史记索隐》载,“殷汤三月丙寅封孤竹”;李学勤先生对辽宁省喀左县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父丁,

孤竹,亚微”进行释读,认为这是孤竹国君亚微(即伯夷、叔齐的父亲)为其父(名丁)所作的铜器。这

表明()

A.商朝政治势力已至东北B.商朝普遍实行宗法分封制

C.传世文献是可靠的史料D.实物比文献更有史料价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文献中记载、学者对青铜器铭文的释读以及该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可以得出商汤分封的孤竹

国在辽宁一带,表明商朝政治势力已至东北地区,A项正确;商汤封孤竹国一事不能说明商朝普遍实行宗

法分封制,排除B项;传世文献是可靠的史料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实物与文献的互补,并

未比较哪种史料价值更大,排除D项。故选A项。

2.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

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安史之乱后,……以沉郁悲壮的情调”

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盛唐时期的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为主,而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逐渐由盛转衰,唐

诗主要以沉郁悲壮色彩为主,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A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社会

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而不是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B项错误;唐诗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

但不能表述为“再现社会真实”,夸大唐诗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社会变迁对唐诗创作的影响,

第1页/共13页

没有强调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3.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

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程颐程颢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等信息可反映出北宋时期存在儒学

与佛教融合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了儒佛的融合,而不是强调佛教对儒学的冲击,无法体现地位动

摇的现象,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问题,并且在南宋时理学才逐渐成为官方哲

学,C项错误;阳明心学出现于明代,D项错误。

4.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

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

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

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

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

5.在西亚地区,考古发现了约公元前2900年左右的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身穿长

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在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在这一时期的雕刻中还

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当时这一地区

A.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B.拥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C.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D.宗教主导了人们的生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考古发现西亚地区的石碑、印章和雕刻品等中有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主持宗教仪式者和“奉

第2页/共13页

献产品的民众”,可以说明这一时期已经进入国家阶段,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之一,

故A项正确;“拥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BC项排除;材料

中提到宗教仪式,但不能得出“宗教主导了人们的生活”的结论,D项排除。

【点睛】

6.以下为哥伦布《航海日志》的摘录。据此,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陛下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径,专取海路西行。

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