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北京专用)(原卷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备考专项训练与模拟测试(北京专用).pdfVIP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北京专用)(原卷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备考专项训练与模拟测试(北京专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5❷❷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奋不顾身B.不顾一切C.三顾茅庐D.瞻前顾后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我期待着同行,他却委屈我自己离开了,

理解:这句话表现友人的无礼,自己失约,不反思自己不守时的错误,反而责怪别人。

B.友人惭,下车引之。

翻译:友人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

理解:这句话通过友人的神态、动作,表现友人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取得元方的原谅。

3.阅读以下文段,简要概括元方和文侯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相似之处,并分别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③。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虞人]掌管山泽打猎的官。③[身自罢之]亲自宣布取消了这次活动。

4.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与友期行遥遥无期

B.去后乃羊纷羊沓来

C.下车事之事经据典

D.入门不建三段茅庐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正午已过(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从屋舍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理解:交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具体情况和对话背景,开篇点题;语言简洁干练,为陈太丘骂友人不讲信用

做铺垫。

【乙】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拉住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理解:“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元方鄙弃“无信”的那股倔

强劲儿,也用“入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惟妙惟肖。

(3)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上文友人的行为可以说是一个反例,而下面链接材料中的两位古人则是诚信的典范。

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人,说一说他怎样的行为体现出他具有诚信的品质

材料一

蔡璘,吴县人。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①。亡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

“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

不语郎君。”卒辇③而致④之。

(取材于《清稗类钞敬信》)

材料二

季札将使于晋,带宝剑以过徐⑤。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

矣。反⑥,徐君已死。于是以剑带⑦徐君墓树而去。

(取材于《新序杂事卷七》)

注:①[券]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②[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8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