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人员工作责任书.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前急救人员工作责任书

为规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明确急救人员岗位职责,保障急救服务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责任条款。本责任条款适用于参与院前急救工作的全体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急救医师、急救护士、担架转运员、急救车驾驶员及调度人员(以下统称“急救人员”)。全体急救人员需严格遵守本条款规定,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一、责任主体与基本要求

全体急救人员须具备相应岗位资质:急救医师须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且注册范围包含急救医学;急救护士须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院前急救专项培训合格;担架转运员须通过基础急救技能培训及安全操作考核;急救车驾驶员须持有符合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且具备3年以上安全驾驶记录;调度人员须通过急救调度专项培训,熟悉本区域急救资源分布及调度规范。

急救人员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秉持“生命至上、科学严谨、快速高效、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在急救过程中保持高度责任心,不得因主观过失延误救治。急救团队(医师、护士、驾驶员、担架员)须强化协作意识,形成“接警-出车-现场处置-转运-交接”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二、具体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

(一)调度人员职责

调度人员须24小时在岗,严格执行“首接负责制”。接警时须准确记录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事发地址、主要症状、现场环境等),使用标准化话术引导报警人提供关键信息(如“请描述患者当前最突出的症状,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外伤出血?”),避免遗漏重要细节。接警后1分钟内完成信息核查,确认地址准确性(对模糊地址须通过地标、周边建筑辅助定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启动分级调度:对心搏骤停、严重创伤等危重症患者,优先调派最近急救单元;对轻症患者,在保障危重症响应的前提下合理分配资源。

调度过程中须保持通讯畅通,密切跟踪急救单元动态,与急救车驾驶员实时沟通路况信息(如突发拥堵、交通管制),协助规划最优路线。患者转运途中,调度人员须提前与目标医院急诊科对接,通报患者病情、预计到达时间及所需准备(如急救设备、专科医师),确保院内急救资源提前就位。

(二)急救车驾驶员职责

驾驶员须在接警后90秒内完成出车准备(检查车辆燃油、灯光、制动系统,确认急救标识、警示灯完好),3分钟内驶离急救站。行驶过程中须遵守交通法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警示灯、警报器,优先通行;遇复杂路况(如雨雪天气、夜间行车)须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刹急转。

转运途中须配合车内急救人员需求,根据病情调整车速(如昏迷患者需平稳行驶,避免颠簸加重颅内损伤)。到达现场或医院后,须协助搬运患者(如与担架员共同固定转运床),并在任务结束后30分钟内完成车辆清洁消毒(重点消毒座椅、扶手、担架接触区域),补充消耗的燃油、冷却液,确保车辆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三)现场急救人员(医师、护士、担架员)职责

1.接警响应与现场抵达

急救人员须在出车后同步查看调度信息,医师提前预判病情(如胸痛患者需考虑心梗可能,准备心电图机;外伤患者需准备止血包),护士检查急救设备(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及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止血药)的有效期与功能状态,担架员确认转运床、固定带、颈托等工具齐全。到达现场前5分钟,医师须通过电话与报警人确认患者必威体育精装版状态(如“患者现在是否还有意识?呼吸是否顺畅?”),指导现场人员实施基础急救(如心肺复苏、止血加压包扎)。

2.现场评估与分级处置

抵达现场后,医师须在30秒内完成初步评估:首先判断环境安全性(如火灾、漏电、塌方风险),确保救援人员与患者安全;随后快速评估患者意识(呼喊、拍肩)、呼吸(观察胸廓起伏)、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使用“AVPU”法(清醒、对声音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判断意识状态。对心搏骤停患者,立即启动CPR(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同时护士连接除颤仪,确认室颤后立即除颤;对创伤患者,按“控制出血-固定骨折-保护脊柱”顺序处置,使用止血带时记录上带时间(每60分钟松解1次,每次1-2分钟);对呼吸困难患者,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4-6L/分钟),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开放气道(使用口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

护士须同步完成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血氧、体温),建立静脉通道(选择上肢粗大静脉,昏迷患者优先锁骨下静脉),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患者反应。担架员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协助转移无关人员,避免围观影响救治;对行动不便患者(如老年人、孕妇),使用软担架或轮椅平稳搬运,脊柱损伤患者须使用硬板担架并固定头颈部,避免二次损伤。

3.转运途中监护与交接

转运时,医师须全程位于患者头部侧,持续监测病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