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梁甫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docxVIP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梁甫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文学常识,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2.反复诵读,把握古诗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品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以及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体会作者关心天下黎民的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两张图。一张是钟鸣鼎食、歌舞升平,一张是家徒四壁、艰难求生。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可能是天壤之别。我们都听说过“魏晋风度”,想到的是嵇康、阮籍的名士风流,但你是否想过,在广袤的边远地区,普通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

今天,我们将跟随一位贵族公子——曹植的笔触,把目光从繁华的中原都城,移向千里之外疾苦的边海。他将为我们揭开那个时代被遗忘的一角,让我们看到一幅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

【作者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之子,曹丕之弟。

其诗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代表作《洛神赋》《白马篇》等。曾因夺嫡之争失宠,后抑郁而终。

曹植文采富艳,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健(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1.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

2.建安风骨:《文心雕龙》说:“观其时文,雅好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情志真实,思想深刻,文笔优美,结言端直,悲凉慷慨,刚健有力。)

3.清代诗论家陈祚明:“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曹植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曹植因才华横溢,早年受曹操宠爱。

其兄曹丕称帝后,对他严加防范。曹植被贬到贫困的海边,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发,于是写下这首慷慨激愤的诗。

【读诗文】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梁甫行

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甫(fǔ)

哉(zāi)

萧(xiāo)

翔(xiáng)

节奏:五言诗句的节奏一般都是二三节奏,后面三个字之间的短停顿要根据意义来判断。

押韵:古体诗格律不太严格,本诗偶句押韵,押“u”韵,古今音有差异。

【诗歌精讲】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

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注释:

梁甫行:乐府古题。

异气:气候不同。

舒:不同

诗意:各地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也不相同。

赏析:一、二句从自然现象写起,既渲染了气氛,又暗含对最高统治者的忠告:要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注释:

剧:艰难。

妻子:妻子儿女。

象:像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诗意:艰难啊边地的人民,他们栖身在荒野的破旧草屋中。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在山林险阻之地。

生存环境之艰难:“寄身于草野。

生存状况之悲惨:“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①写出海边人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②表现了诗人对苦难者的深切同情,又含对社会动乱的悲观失望之情。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注释:

翔:自在地行走。

宇:房屋。

诗意:简陋的房屋多么萧条,狐狸、兔子在房屋里自在地行走。

家园荒芜之痛苦

赏析:

第七、八句紧承上文,描写狐狸、免子自由出没于房屋的景象,侧面烘托出海边贫民生活环境的荒蛮,深化了主题。

【分析写法欣赏语言】

1.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增强抒情的效果?请结合诗句分析。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滨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以及滨海人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最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