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穿井得一人》《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乙】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①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释]①杼(zhù):织布用的梭子。②逾:越过。
5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
(4)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
57.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一处。
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58.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人又告之曰
A.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列子·杞人忧天》)
B.有闻而传之者(《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世说新语·言语》)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其母尚织自若也。
60.两文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共同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答案】56.(1)待,等到??(2)讲述??(3)和??(4)相信,信任57.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58.B59.(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2)他的母亲还是可以泰然自若地织布。60.两文都告诉我们听到传言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弄清真相;不可轻信流言。甲文中的传言者把丁氏(挖井以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传成了从井里挖到一个人,听到的人也不加辨别人云亦云,闹出以讹传讹,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的笑话。乙文的曾母一开始是信任儿子的,但在多次听到“曾子杀人”的传言后,没有调查清楚传言中的“曾子”只是与儿子同名的人,就以为儿子杀了人害怕被牵连获罪而扔下织布机翻墙逃跑了。
【解析】5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及:待,等到。
(2)句意:全国都的人都讲述着这件事。道:讲述。
(3)句意: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与:和。
(4)句意: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信:相信,信任。
5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为: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其母惧”写曾母的心理,“投杼逾墙而走”写曾母的行动,故断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58.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人又告之曰”的“之”,是代词,指曾母。
A.之:助词,的;
B.之:代词,指这件事;
C.之:人名用字;
D.之:语气词,无实义;
故选B。
59.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
(1)使:使用,指劳动力。于:在。
(2)其,他的;尚,还;自若,和原先一样。
60.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甲文中丁氏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言,后来宋君派人前去求证才明白是打井省出了一个劳动力。可见,听到的不一定是事实,耳听为虚,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乙文主要叙述了费地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人了,人们不了解真相事实就去告诉曾子母亲,曾母在听到一个人说自己的儿子杀人了,她不信,听到第二个人说自己的儿子杀人了,依然不信,“尚织自若”,当听到第三个人说儿子杀人了以后,“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由此分析,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需特别谨慎地对待。
两文都告诉我们:不要轻信流言,对道听途说的话一定要经过调查研究,确认其是否真实。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狼》《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有樵者山行遇虎》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狼》《战国策——有两虎争人而斗者》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狼》《战国策秦二——有两虎诤人而斗者》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狼》《中山狼传》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狼》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诗(其三)》《穿井得一人》《曾参杀人》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语》《朋党论》《世说新语德行》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语》《忍经》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语》《说苑——赵简子问子贡曰》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语》《送东阳马生序》《与元九书》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诫子书——自汝行之后》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曾国藩家书——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陈谏议教子》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高氏塾铎》《赵氏家训》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韩诗外传》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韩诗外传》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汉书疏广传》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教条示龙场诸生》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诫皇属——朕即位十三年矣》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诫子书》《诫子书——人之进退》含答案译文.docx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5章 二元一次方程 问题解决策略:逐步确定 教案.docx VIP
-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doc VIP
- 地震数据分析软件:SeisComP二次开发_地震监测系统部署与维护.docx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音乐人吉他课.pptx VIP
- 隧道紧急停车带专项施工方案 - 生产安全.docx VIP
-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解决策略_逐步确定 (2).ppt VIP
-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解决策略_逐步确定.ppt VIP
- 问题解决策略:逐步确定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音乐人吉他课.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