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教育部出国留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VIP

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教育部出国留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教育部出国留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一、语言知识运用(20题)

(一)词汇部分(10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慰藉(jiè)狡黠(xiá)刚愎自用(bì)

B.炽热(zhì)粗犷(guǎng)联袂(mèi)莘莘学子(shēn)

C.包庇(pì)酗酒(xù)发酵(jiào)言简意赅(gāi)

D.炽热(chì)埋怨(mái)星宿(xiù)莘莘学子(xīn)

答案:A

答案分析:B项“炽热”应读“chì”;C项“包庇”应读“bì”;D项“埋怨”应读“mán”,“莘莘学子”应读“sh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松弛度假村甘败下风

B.脉搏沉湎明信片出其不意

C.追溯赃款老俩口世外桃源

D.膺品震撼候车室金榜提名

答案:B

答案分析:A项“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C项“老俩口”应为“老两口”;D项“膺品”应为“赝品”,“金榜提名”应为“金榜题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_____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地学习。

③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_____。

A.审定终止历程

B.审定中止里程

C.审订中止里程

D.审订终止历程

答案:A

答案分析:“审定”指审查决定,“审订”指审阅修订。结合语境,①句应选“审定”。“终止”指结束、停止,“中止”指中途停止。②句说毕业不意味着学习结束,应选“终止”。“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路程。③句说展望新的生活过程,应选“历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B.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卫生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不屑一顾。

答案:D

答案分析:A项“见异思迁”指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含贬义,此处语境不适用;B项“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C项“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不能用于形容师生关系。D项“不屑一顾”形容极端轻视,符合语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C.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答案:D

答案分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由于”;B项“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C项“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

6.下列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B.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C.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D.目无全牛:形容人的眼睛不好,看不到完整的牛。

答案:D

答案分析:“目无全牛”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并非指眼睛不好看不到完整的牛。

7.下列词语中,与“囫囵吞枣”意思最接近的是()

A.浅尝辄止

B.融会贯通

C.含英咀华

D.鞭辟入里

答案:A

答案分析:“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深入钻研,二者意思相近。“融会贯通”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演讲_____,深深地打动了听众。

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_____事实,不能凭空想象。

③他的行为_____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A.声情并茂依据体现

B.绘声绘色依据表现

C.声情并茂依照表现

D.绘声绘色依照体现

答案: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无涯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