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诗歌鉴赏(十六)
古代诗歌阅读
示?孟?郊①
孟浩然②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③何其繁,伯牙④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⑤徒⑥云云⑦。
【注】①孟郊:生平不详,推测为孟浩然好友或后辈,但非指中唐“苦吟诗人”孟郊。②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
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③众音:指一般世俗的声音。④伯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他和后句的钟子期是“高山流水”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终身不再弹琴。⑤薄俗:流俗。⑥徒:徒然。⑦云云:纷纷纭纭。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蔓生的野草遮蔽了原野,兰花和灵芝在幽远的地方独自扎根的情景,兼用比、兴。
B.“众音”二句叙写世俗的琴声极其繁杂,唯独伯牙一个人不喧闹,对比中蕴含诗人鲜明的态度。
C.“钟期”两句运用流水对,说明钟子期一听见伯牙的琴音,高山流水的知音佳话就流传千古了。
D.本诗语言平淡,蕴藉丰厚,意境雄阔,诚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的评价:语淡而味终不薄。
34.本诗题为“示孟郊”,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希望借助本诗告诉孟郊些什么。
【答案】33.D
34.①面对蔓草遮野的现实,不必气馁,不要媚俗,要自守品节,像兰花和灵芝在幽远的地方独自扎根。②面对众音繁扰、知音难觅的窘境,要甘于寂寞,珍惜朋友间情趣相投、志向高洁、平淡似水的情谊。③面对流俗纷扰,小人横行的世道,委婉地劝告朋友要保持自己的静洁节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3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意境雄阔”错误。沈德潜对孟浩然之诗的评语“语淡而味终不薄”,意思是说孟浩然的诗语言虽然寡淡,但是言语的意蕴很深,令人回味——意蕴“很深”,而非意境“雄阔”。结合本诗,无论是开头的景物描写,还是中间的用典、最后的告诫,均难体现“意境雄阔”。
故答案为:D。
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意思是:蔓生的野草遮蔽了原野,兰花和灵芝在幽远的地方独自扎根。诗的前两句,以比、兴的手法,告诫孟郊面对蔓草遮野的现实,不必气馁,不要媚俗,要自守品节,像兰花和灵芝在幽远的地方独自扎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意思是:世俗的琴声何其繁杂,俞伯牙一个人独不喧闹。诗人以“高山流水”的典故,告诫孟郊:尘世喧嚣,知音难觅。即使如此,也要甘于寂寞,珍惜朋友间情趣相投、志向高洁、平淡似水的情谊。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意思是:我劝你不要在意世俗的纷扰,让那些奸邪小人自己说去吧,自己保持自己的静洁节操就够了。面对对流俗纷扰,小人横行的世道,委婉地劝告朋友要保持自己的静洁节操。
故答案为:①面对蔓草遮野的现实,不必气馁,不要媚俗,要自守品节,像兰花和灵芝在幽远的地方独自扎根。②面对众音繁扰、知音难觅的窘境,要甘于寂寞,珍惜朋友间情趣相投、志向高洁、平淡似水的情谊。③面对流俗纷扰,小人横行的世道,委婉地劝告朋友要保持自己的静洁节操。
古代诗歌鉴赏(十七)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鹧鸪天·博山寺作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两词均作于辛弃疾四十岁左右遭谗落职、赋闲归隐江西上饶一带之时。
3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上阕通过环境的萧索破败,渲染了荒凉孤独的气氛,为下阕回忆自己一生奔走因事却遭罢官而归隐作衬托铺垫,全词伤感消沉
B.《鹧鸪天》“岂其卿”的意思是“何必是别人”,即不愿效仿他人,表现了作者要保持独立自我的人格,绝不趋炎附势的精神。
C.两首词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清平乐》第四句“自语”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鹧鸪天》第二句用山寺之“厌”显示词人时常流连于周围山水。
D.《清平乐》采用的是词的一般写法,即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鹧鸪天》则精选意象和典故表达情感,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36.两首词是辛弃疾同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二卷、天津卷、北京卷各两篇59分作文范文.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I卷试题+官方答案+评分标准+阅卷感受.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试题分析(四):古诗文阅读、情境默写.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文言文必备基础之《淮阴侯列传》文白翻译.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之文言文中的“意动用法”.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论述文阅读专项训练:访谈.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虚词破译四法(附常见文言文虚词).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基础之成语专题.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个人与时空”,“抱负与使命”.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押题范文:环境与己,太极两仪.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