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江南文人集会结社与科举的党争化.docxVIP

明末江南文人集会结社与科举的党争化.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末江南文人集会结社与科举的党争化

摘要:明末南京是科举重地,也是江南文人士子聚集的中心城市。每逢乡试之年,江南各地士子纷纷赶赴南京。集会结社是江南士子在南京期间的重要活动,其中尤以凤凰台大会、金陵大会、桃叶渡大会和四次国门广业社集会最具代表性。国门广业社得名于南京国子监广业堂,是赴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复社成员成立的雅集组织。阉党势力公然干预科举考试,复社在掌握政治话语权后也开始影响科举。复社通过科举影响政局,遭到反对势力的打击。在科举是否废止一事上,复社与温体仁一派展开了激烈斗争。各派势力插手科举,造成明末江南科举出现党争化现象。

关键词:明代;科举制度;党争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K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24)07-0088-06

明朝建立后,在南京城南秦淮河畔元代应天府学的基础上设立国子监,洪武十五年(1382)迁至城北鸡鸣山南麓新址。明代国子监规模宏大,地位崇高,特别在明初,其生徒来源、出路较好,使许多优秀人才都希望进入国子监读书。永乐北迁后,明廷在北京也设立国子监,南京国子监地位开始下降。尽管如此,南京国子监始终是江南最为重要的教育机构。在明初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南京成为天下科举中心,也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举城市。至永乐十三年(1415),明代会试、殿试由南京改到北京举办,南京的科举地位严重受挫,从天下科举中心降为南直隶科举中心。自此开始,南京这一区域科举中心城市的地位,直至明末都没有变化。无论是天下科举中心城市时期,还是区域科举中心城市时期,应天府乡试都是明代南京最为重要的科举考试之一。从洪武三年(1370),至崇祯十五年(1642),明代在南京举行的应天府乡试达90科。

因是南京国子监所在地、应天府乡试举办地,南京成为明末文人士子聚集的重要地点。特别是乡试之年,江南各地士子纷至沓来,饮酒诗会,交游酬唱,甚或集会结社,激扬文字,抨击时政。凤凰台大会、金陵大会、桃叶渡大会和四次国门广业社集会,皆是在大比之年的南京举办的。本文在广搜史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凤凰台大会、金陵大会和桃叶渡大会的举办始末,考察国门广业社的相关情况,探究明末江南文人集会结社的历史脉络,并对明末江南科举的党争化现象进行分析,以期深化相关研究。

一、凤凰台大会、金陵大会和桃叶渡大会

明末南京为文人学士活动的中心舞台,不仅各地文社多在此集会,本地也有文社成立。例如,南京工部右侍郎何乔远等人组织成立诗社。崇祯三年(1630),黄宗羲赴南京参加应天府乡试,被何乔远招入诗社。诗社成员趁各地士子赴南京乡试之机,在凤凰台举行大会。当时在南京的著名词人如汪逸、林古度、黄居中、林云凤、闵景贤等人皆赴会,何乔远、黄宗羲也参加了这次盛会。(1)

当时文人结社之风盛行,尤以江南为最。以“小东林”自视的复社成立于崇祯二年(1629),其成员主要为各地生员。陆世仪说:“自令甲以科目取人,而制举艺始重已。士既重于其事,咸思厚自濯磨,以求副功令。因共尊师取友,互相砥砺,多者数十人,少者数人,谓之文社。此即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遗则也。好修之士以是为学问之地,驰骛之徒亦以是为功名之门,所从来旧矣。”(2)复社的前身以及复社自身的历史均与科举密切相关,并通过科举考试的成功迅速壮大,从而直接影响了晚明政局的走向。

崇祯初年,复社曾举行过三次大会(3),其中一次便是在南京举办的。崇祯三年(1630),庚午科应天府乡试举行,各地士子云集南京,其中即有大批复社成员。发榜后,复社成员中式者较多。据朱子彦统计,仅苏州府复社成员中就有9人中举。(4)其中,杨廷枢更是高中解元。除杨廷枢外,张溥、吴伟业等复社著名成员皆中举。该科应天府乡试中式举人共计150名(5),仅苏州府复社成员即占中式举人总数的6%,可见复社科举实力之强。在应天府乡试取得辉煌成绩的刺激下,复社在南京举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金陵大会。据陆世仪《复社纪略》载:“崇祯三年岁庚午乡试,诸宾兴者咸集,天如又为金陵大会。是科主裁为江右姜居之曰广,榜发,解元为杨廷枢,而张溥、吴伟业皆魁选。陈子龙、吴昌时俱入彀,陈际泰、夏曰瑚亦举于其乡,其他同盟列荐者数十余人。”(6)天如即张溥,是此次复社金陵大会的召集人。黄宗羲应邀参加了这次集会,据其回忆:“张溥,字天如,太仓人。戊辰,相遇于京师。庚午,同试于南都,为会于秦淮舟中,皆一时同年,杨维斗、陈卧子、彭燕又、吴骏公、万年少、蒋楚珍、吴来之,尚有数人忘之。其以下第与者,沈眉生、沈治先及余三人而已。余宿于天如之寓。”(7)

这次金陵大会借科举成就之威召开,声势较大,扩大了复社的影响力。次年辛未科会试,吴伟业中会元,张溥等人也中式,而吴伟业在殿试中又高中榜眼。张溥、吴伟业师生两人皆是在南京乡试中举后名声大噪,并对其会试、殿试成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陆世仪《复社纪略》记载了崇祯四年(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