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届高三高考及选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pdfVIP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届高三高考及选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届高三高考及选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也许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使其在后世广为流传,但我们却

无法从故事的任何一个环节,看到定名为《西厢记》的原因。一个爱情故事,如何以“西厢”为名呢?这就是我

们要讲的核心问题——汉传佛教寺院的布局。寺院既是出家人诵经学戒、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向世俗社会传

播佛法的场所,可以说,有了佛教,就有了寺院,寺院成了佛教存在的依托与象征。

古往今来,佛寺的形制与布局在不断变化,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的形制已经无从追寻了,现在能够了解

的仅是魏晋时期佛寺的大致面貌。从《洛阳伽蓝记》及其他历史文献中可以知道,当时佛教盛行,不但官方以

各种形式修建佛寺,在民间,人们为了表达虔诚,也常常舍宅为寺。民间的宅院能够舍为寺院,说明两者之间

在建筑形制与空间布局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从魏晋时期的雕塑与壁画可以看到,当时的民宅也好,寺院也罢,

基本都是四合院形制。佛教初创时,南亚地区的佛寺只是简陋的石室,但后来便出现了金碧辉煌的高大佛寺。

然而,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爷的起居住所也入乡随俗了,寺院建筑如同四合院。正是因为如此,普通的民宅一

旦舍宅为寺,凡人搬出去,佛像请进来,再在适当的位置安放一座佛塔,晨钟暮鼓敲将起来,一座佛寺就诞生

了。

早期的佛寺布局并不十分严格,特别是位于深山之中的佛寺,为了就合地形,布局上往往出现许多变异。

唐宋以后,各地寺院逐渐有了近似的空间布局形式,随着统一的寺院布局形成规则,也就有了“千佛一面,千

庙一律”的说法。北京大学白化文教授在《汉化佛教与佛寺》一书中,复原了标准的汉传佛寺格局,我们就本

着标准汉传佛寺的格局,看看佛寺有着怎样的标准空间,再从中追寻《西厢记》的得名。

图33是标准汉传佛教寺院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从图上看寺院采用的基本就是四合院建筑,即以中轴线

为对称轴,内部对称,外部封闭的型制。一般较大的寺院分三路,中路是寺院的主体,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山

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各大殿的两侧还设有东西配殿,作为配殿的往往是迦蓝殿、祖师堂、

观音殿、药师殿,可以说,中路是佛寺从事宗教活动的基本场所。东路与西路的功能就不同了,一般东路为僧

人的生活区,这里包括僧房(宿舍)、香积厨(厨房)、斋堂(饭厅)、职事堂(库房)、茶房(接待室)等。西

路则为寺院的接待区,大型寺院往往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香客,设在西路的房屋就具有寺院内部招待所的功

能。从各类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有时上香、还愿的香客居住的时间很长,《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

故事本与寺院无大关系,但故事发生的场所恰恰位于寺院西路的接待区,于是便以“西厢记”为名。

(摘编自韩茂莉《〈西厢记〉与汉传佛教寺院布局》)

材料二:

我国关于建造佛教寺院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后汉书·陶谦传》,该文中记录了陶谦同郡人竿融在徐州起浮屠

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总之,这一时期佛寺刚传

第1页

入中国,还未形成定制,主要由“重楼”和“堂阁”两部分组成,“重楼”在中间,形成寺院的崇拜中心,“堂阁”在

四周环绕布局,形成寺院的功能用房。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原汉地的发展时期,佛教逐渐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民间百姓的认可。此

时,“舍宅为寺”盛行,促使了寺院进一步向中国化发展。在这一时期,寺院的平面布局与汉初时期较为相似,

仍采用传统汉地建筑形式,结合佛教的崇拜主体——佛塔,依旧是由“重楼”和“堂阁”两部分组成,在平面上以

佛塔为寺院中心,周围环以附属建筑。

隋唐时期是佛教在中原汉地的繁荣时期。在唐代律宗大师道宣所著的《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和《中天竺舍

卫国祗洹寺图经》中,对寺院的布局进行了详细描述。经过学者复原,表明当时佛寺的平面布局基本上有了统

一标准,并且有了明确的功能分区:通过东西向道路将寺院分为南北两区,南区负责对外接待,北区为寺院内

部使用,南北向形成以中轴对称,以中院为核心,以网格状道路为平面骨架,在轴线上布置主要佛殿、佛塔、

戒坛等建筑,并在轴线周围布局大量别院。这一时期,佛寺布局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寺院的布局开始从单一的院

落向建筑群体演化,打破了之前以佛塔为单核心的布局方式。寺院中的佛塔从核心位置转变为了次要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式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考试资料,一手资源,亲自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