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1.三峡 教学设计.doc

八上11.三峡 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三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

3.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4.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2.感受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描写的是三峡的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和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风光。

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走近作者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它叙述了1000多条大小河流及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2.写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因此写就《水经注》。

3.首先,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句间停顿。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

【朗读指导】

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疏通文意,标画疑难词句,然后针对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先同桌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同时教师将针对文中的一些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进行指导。然后同桌合作对译全文。

课堂检查:

(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绝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

其间千二百里(代词,这)

其??

飞漱其间(代词,它们)

(4)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5)分析下列特殊句式。

省略句:

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飞漱其间[“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

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问题,并圈点勾画相关信息。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

【明确】

本文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先写山的高俊挺拔,再按夏、春冬、秋的顺序写水的四时风光,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扫除了阅读障碍,把握了重点词句的含义,理清了写作思路,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内容。下节课,我们再研读品味该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课文。

2.检查课下注释。

(二)研读品味,合作探究

研读品味一: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