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篇)觉醒年代观后感.docxVIP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觉醒年代观后感(34篇)

觉醒年代观后感1

《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刻画了许多经常客串历史、语文课本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也不少,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等。今天我要说的应该是每个人都熟悉的鲁迅。

片段一:鲁迅第8集出场,场面是这样的:有一个人被当街处决,但人们不仅不怕,还抢着用馒头蘸人血,愚蠢地认为这可以治百病,而鲁迅他不回头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这说明,人们的愚昧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一种常态。图片

片段二:鲁迅第9集出场,就是这样一个场面:鲁迅一个人站在教育部门口,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拄着一块儿长木板,上面写着“不幹了”。在他面前人和车来来往往(有的还一副看傻子的模样看他),但他自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表达出他的决心:坚决不和张勋同流合污,体现了他的立场坚定、爱憎分明。

片段三:第14到15集中,出现了鲁迅写作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具体场景。背景是这样的:鲁迅在北京和同学聚会,聚会中周作人探听到一个叫杨开铭同学的消息:

杨开铭是个热心肠,之前回了老家教书,对一个寡妇多有帮助,为此遭了寡妇的族人非议。后来有一天,他喝醉了酒,在寡妇的桌子上趴了一夜。结果第二天被人给知道了,寡妇的族人就把寡妇给抓了起来,活生生沉到池塘里面淹死了。杨开铭哪里受得了这种刺激,直接就疯了。

回到家里,鲁迅听周作人讲完杨开铭同学的信息,刚来得及感叹一句“疯了”,他表弟久荪就从门外滚了进来,嚷嚷着外面有人要杀了他,躲在桌子底下不敢出来。感情这个可怜人也因为来京一路上看见太多人饿死,受了刺激,神经错乱了。

就在之前,《新青年》编辑部找上门来,几个主笔一起请鲁迅出山。鲁迅对于之前的杂志作品给他们指出了三条缺陷,其中一条就是缺少通俗的.白话文学作品,比如像白话小说。图片

所以当鲁迅下定决心要写稿的时候,在见识到两个疯子,尤其是让他们变疯的黑暗荒诞的社会现实之后,鲁迅决定以自己可怜的表弟久荪为原型,写作《狂人日记》。他一鼓作气写了个通宵,眼睛都红了才停笔,累了就直接躺在一地稿子上休息。

曾看到萧红女士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提到: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这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也是一个敬业投入的人。但鲁迅先生的

写作,不仅是赶稿子,还是对中国当时现状的思考,对封建、迷信、愚昧的批判。尽管鲁迅先生已经逝世80多年了,但通过《觉醒年代》的演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鲁迅,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不苟言笑的斗士,也有着风趣幽默的一面。

觉醒年代观后感2

不止一位身边的人说过,《觉醒年代》是他们唯一通宵追过的剧。听后,我不禁疑惑:什么样电视剧能有这么大的魔力?但等我接触《觉醒年代》之后,却顿觉相见恨晚,果然是一部值得通宵追的剧。

先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延年和乔年。陈独秀常年在日本做革命事业,无心顾及家庭,却正好磨练了陈延年和陈乔年勤朴、自立的性格。虽然他们的父亲在中国已经鼎鼎大名,却一点也没有靠父亲的念头,靠自己摆摊卖《新青年》杂志为生。他们拾金不昧,捡到别人的钱包时,执意等失主回来找到钱包后才离开。他们可能暂时囊中羞涩,但人格高洁行为磊落,后来两人纷纷选择投身革命也是情理之中。

由不同学派共同构成的北京大学校园里,平等、自由的风气也令人向往。校长蔡元培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上到革命先锋陈独秀,在传统文化颇有造诣的辜鸿铭,下到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思想却走在时代前列的刘半农,都是他座中常客,是被他聘请到中国最顶尖大学的教授。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封建残余如毒瘤般扎根于人们心中,军阀如野兽般剥削百姓,腐败无能的官僚沆瀣一气的北京城里,北大却提倡人人平等,不仅教师能教导惩戒学生,学生也可以反过来指出教师的不足。虽然各人意见相左,可能你是顽固腐朽的保皇党,我是新思想的坚定拥护者,但我们仍要共坐一席,在讨论中进步。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的风气都能像北大校园这样,所有人的思想高度都能和北大师生肩并肩,那么我们距离理想的世界还会远吗?

剧中最让我震撼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作为革命先锋的“硬

骨头”精神。当反动派黎元洪对报刊“甲寅”中先进的思想大为不满,甚至以死亡相威胁时,我本以为他们会暂避风头,到天津躲避

黎元洪的十万军队;然而,陈李二人却坚定地留在北京,继续创报。“高压之下,我们总不能都认吧。”对啊,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为什么每一次的制度都比上一次先进?

恐怕就是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材料找小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助理研究员持证人

专注于公文写作、机关材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4日上传了助理研究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