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三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准确填涂。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按照题号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钱钟书在谈到古文论“神韵说”之人化特征时指出,人之观物有二结习,一曰“以无生者作有生看”,二曰“以非人作人看”。前者是“万物有生”或“万物有灵”,后者是“万物同形”或“万物同情”,二者均为原始思维之要素,或者说是原始人类在处理主客关系时的主要思维方式。

原始时代,“由于人类心灵的不确定性,每逢堕在无知的场合,人就把他自己当作权衡一切事物的标准。”当原始人类出于“无知”而以己度物时,外物也就被赋予了人的名称、形体、精神、灵魂,“诗人”和“诗性的智慧”也就诞生了。诗人是做什么的诗人就是“无知地”将无感觉无情欲的事物赋予感觉赋予情欲,就是像“不懂事”的儿童将一切无生命的事物视为有生有灵而同它们交谈同它们嬉戏。所以维柯天才地指出:“在世界的童年时期,人们按本性就是些崇高的诗人。”

世界童年时期的诗人们,从“自我”出发,得到了第一个相似度极大的“宇宙论”模型:“生命一体化”(或曰“主客不分”)意识。既然外物与“我”一样是有感觉有情欲有喜怒哀乐的生命实体,那么用“我”所拥有的一切(身体、生命、情感、人格等)来理解并表述外物,就是最自然最合理也是最方便的了。维柯将这种对外物的“以己度物”式的描述,称之为“诗性的隐喻”,并指出“在一切语种里大部分涉及无生命的事物的表达方式都是用人体及其各部分以及用人的感觉和情欲的隐喻来形成的”。紧接着,维柯举了大量有关“诗性隐喻”的例子,其喻体涉及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和人的各种感知及表情功能。维柯的结论是:“人在无知中就把他自己当作权衡世间一切事物的标准,在上述事例中人把自己变成整个世界了。”

中国古文论理论形态的生命化和人格化,发展到最高或最佳境界就是物我一体、心物交融,亦即维柯所说“人把自己变成整个世界”。中国古代文论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理论结晶,是“有知”的文明人的精神产品。于是我们遇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有知”的文明人与“无知”的原始人做着相同的事说着相同的话原始人以己度物,说“海在微笑”,说“波浪在呜咽”;文明人同样以己度物,说“花溅泪、鸟惊心”,说“文章有骨有髓有血有肉”。同样是以己度物,同样是诗性隐喻,但二者的性质完全不同。愚朴的原始人真诚地相信大海像人一样能哭能笑,而聪慧的文明人清醒地知道植物不会流泪文章也没有骨髓血肉。

如果说,原始人不知是假而信以为真尚情有可原;那么,文明人明知是假却言以成真岂不是明知故犯用文明人的理性眼光来审视原始人以己度物的诗性隐喻,可以说原始人类是犯了常识性错误。然而,文明人为何要继承这种“错误”并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摘编自李建中《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

材料二:

我在台大教书时,有“诗选及习作”一门课,学生都要练习写诗。我引用《易经·乾卦·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说真诚是作文也是做人最起码的条件和基本的要求,于是一位学生交来了这样的诗作,他写道“红叶枕边香”,我说我不大能接受。第一,红叶不香;第二,红叶长在外面,在山里,怎样会在枕边呢但他说这是真实的,老师不是说要真诚吗原来这红叶是他女朋友寄给他的,上边有香水的香味也说不定,他将红叶和信放在枕边,所以“红叶枕边香”。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作诗,第一是你要有真诚的感动,第二是你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你才是成功的。诗歌具有生生不已的生命,你内心中有了感发的活动,这是一个生命的孕育、开始,把它写出来,使之成形,能使读者,甚至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这才完成了这种生生不已的生命。

宇宙之中,只要是你内心真有一种感动,没有不能写成诗歌的,但需要很好地表现和传达。“红叶枕边香”是可以的,但你要用整首诗传达出这种感动。南宋诗人陆游写过两首《菊枕》诗,是纪念他和他第一个妻子的感情的。陆游因母亲的逼迫和他的妻子离异了,但陆游一直不能忘记这段往事,所以老年的时候写了这两首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记采菊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涵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他说记得当年他的妻子亲自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保存有菊花的幽香,每一闻到这香气就可以使他回忆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