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VIP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自古沙场征战,英雄多出少年。从______,到______。少年英雄,策马扬鞭,锐不可当①。自古文章盛事,俊杰亦多出少年。从______,到______。少年俊杰,妙笔生花,经lún②天下.可以说,少年是一种精神、一种风采,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它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它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它是“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使命情怀。奋斗吧,我中国少年!前进吧,我少年中国!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拼音和汉字。

①锐不可当②经lún天下

2.下面汉字书写,属于楷体字的一项是()

A.B.C.D.

3.将下面语句填入原文横线处,以下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苏东坡②“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的霍去病

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辛弃疾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

A.③②①④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

4.下面选项与文中画线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即使你不能像太阳一样伟大,也可以像月亮一样发光。

B.既然我们已经错过了太阳,就不如坐下来静赏月亮。

C.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何况我们人类呢?

D.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登临山巅。

二、名句名篇默写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人借鸟欢跃表明春天已至,以此传达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2)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的“,”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矢志不渝。

(3),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4)王安石壮年登高,在《登飞来峰》中用“,”两句表达了自己锐意改革、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6.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处处志之()(2)欣然规往()

7.【甲】文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有一种“逼真”的效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8.“理想国度”是人人都向往的。《桃花源记》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的作者都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度”进行了想象,请分析“理想国度”的共同之处。

【链接材料】

小国寡民①,使有什伯之器②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③。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④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道德经》)【注释】①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②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③徙:迁徙,远走。④陈:陈列。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谪黄州,与(巢)谷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轼与弟辙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绍圣初,轼、辙谪岭海,平生亲旧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①,欲徒步访两苏,闻者皆笑其狂。

元符二年,谷竟往,至梅州遗辙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意自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辙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三,瘦瘠多病,将复见轼于海南,辙愍②而止之曰:“君意则善然循至儋数千里当复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阅其囊③中无数千钱,辙方困乏,亦强资遣之。舟行至新会,有蛮隶④窃其囊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辙闻,哭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又佩其不用己言而行其志也。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诵言:明白地说。②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