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3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x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3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10.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1.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已有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明确文体特色。

2.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造成魏晋名士寄情山水等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进而认识王羲之、陶渊明能够挣脱时代拘囿,对不良思想进行反思的积极意义之所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思维发展与提升:明确作者情感变化过程,体会作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

4.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的行文艺术,赏析情与景的关系,明确作者情感与写作意图。;

兰亭,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的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陶渊明29岁出仕,在以后的10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不仅济世的抱负无从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耻辱,因而屡屡辞官回乡。公元405年秋天,由于叔父陶夔的引荐,他被任用为彭泽令,在官80余日,逢郡遣督邮至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迎,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结束了仕途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归去来兮辞》就是一篇他结束仕途生活的宣言书。;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赏读·引入研习情境;兰亭序

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填词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独缺,你一生了解。

弹指岁月,倾城顷刻间湮灭。

青石板街,回眸一笑你婉约。;恨了没,

你摇头轻叹谁让你蹙着眉?

而深闺,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飞,转身一瞥你噙泪。

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会心事密缝,

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你会怨着谁?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春雷,来提醒你爱谁。

;【赏析】一边看着《兰亭序》的MV,一边听着这首歌,令人回味无穷。能够拿“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的摹本拓字典故,来与“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我等春雷,来提醒你爱谁”之心事密缝加以结合,已然是词作者的一绝。而“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居然与“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的意境相吻合,令人拍案叫绝。这首歌词韵味悠长,令人品味再三。周杰伦以京剧小旦吊嗓子的方式重唱一遍副歌,颇有剧中剧的感觉,更增添了《兰亭序》的古典美。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赏析】本篇是《归园田居》第二首,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话桑麻,也不是“杂言”。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千古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祖籍琅玡(lángy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kuài)

文档评论(0)

恺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知识就是力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