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PAGE1
课题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姓名
等级
学习
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看待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2.认识德治与法治之争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明确二者利弊。
3.运用文献资料,知道中国成文法的产生过程,明确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和特点。
学习
重点
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争论。
学习
难点
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学习
流程
学习过程
订正补遗
限时训练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1)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2)东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其中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2.法治
(1)早期国家: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2)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3.德治与法治之争
(1)早期: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
(2)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①内容: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
②结果: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
(1)重要变化:律令儒家化。
(2)表现
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
(1)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1)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2)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3)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4)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有变化。原本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知识点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A.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B.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2.战国时期,儒家对于“礼”的认识不断丰富,儒家分支之一的稷下儒家认为“礼”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以及适应于这套等级制度的伦理规范;国家为了维护既定的“礼”,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
A.受到法治观念影响 B.成为诸侯争霸有力武器
C.完善封建礼乐制度 D.重视基层民众伦理教化
3.西周中期的《吕刑》记载:“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下列古代传统与该观点最为契合的一项是(???)
A.原情定罪 B.论心定罪C.以礼入律D.轻罪重罚
4.“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劫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建模活动:决定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点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事件的独立性练习 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对数的概念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频率与概率同步练习 高一数学上学期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直线和圆相关问题研究二(点和直线的对称问题)+复习课教案- 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教案-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等比数列前n项和学案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docx
-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课时训练 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课件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数据的收集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