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参考题及答案
1.《村居》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高鼎
参考答案:c
2.下面()句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勤奋
A、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B、少若不勤,老无所归
C、圣人不贵尺之壁,而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参考答案:B
3.《约客》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这一细节的渲染,
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
A、过夜半
B、闲敲棋子
C、落灯花
参考答案:B
4.关于《咏柳》这首诗,描述最准确的是一项是:()
A、这首诗主要是赞美柳树
B、这首诗借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
带来了勃勃生机。
1st
C、这首诗主要是表现了柳树叶子的细,像一把把剪刀似的。
参考答案:B
5孟.浩然诗云“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请问这里的“渚”
指的是?
A、渡口
B、岸边
C、水中陆地
参考答案:C
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中“谙”的意思是()
A、喜欢
B、熟悉
C、陌生
参考答案:B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异乡”的意思是()。
A、他乡,外乡
B、家乡
C、故乡
参考答案:A
8.陶渊明说:盛年不来,()
A、人无再少年
B、时光不复返
C、一日难再晨
2nd
参考答案:C
9.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写
出了秋风的()特点。
A、生机勃勃
B、呼啸
C、萧瑟
参考答案:C
10.(),梅花香自苦寒来”前面一句是()。
A、谦虚使人进步
B、宝剑锋从磨砺出
C、滴水能把石穿透
参考答案:B
11.《弟子规》为李毓秀所作,他曾中过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
殿试由皇帝在宫中主持,殿试的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
第三名是(
A、举人
B、秀才
C、进士
D、探花
参考答案:D
12.《弟子规》以孝悌之道和仁爱思想为核心,教导我们的做人准
则。()
3rd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13.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
一水间,钟山只隔数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A、这首诗是作者路过瓜洲,怀念金陵住所的诗,一般认为是作
者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时所作。
B、”绿”意为”吹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移为色彩鲜明的视觉形
象,蕴含更为丰富,也更富有表现力。
C、”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音为jiM,中间。这句诗交代了
两个镇所处的地理位置。
D、这诗借春风、明月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C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关。
A、玉门
B、开封
C、洛阳
参考答案:A
15.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指的是()
A、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B、芦苇
C、野草
4th
参考答案:A
16.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
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A、鹤
B、鹅
C、马
参考答案:B
17.下面哪位诗人不是宋代诗人?
A、苏轼
B、王安石
C、杜牧
参考答案:C
1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的《春江花
月夜》。
A、张若虚
B、柳宗元
C、王骆宾
参考答案:A
19.《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B)
A、杜牧
B、范成大
C、苏轼
5th
参考答案:B
20.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o
A、《乡村四月》
B、《游山西村》
C、《元日》
参考答案:A
21.爱与政,()o
A、其政之本也
B、为官之道也
C、亲民之德也
参考答案: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广东珠海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高考数学试题.pdf
- 浙江省丽水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pdf
- 2023-2024学年吴忠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pdf
- 探究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衔接 .pdf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外实践活动现状及优化对策 .pdf
- 牛津深圳版 六上 Module 2 Unit 6 E-friends Period 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上1单元第2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pptx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年级上册-第4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docx
- 中职语文教学实施报告1 .pdf
- 2024二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例视频和教学设计说明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