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疾病名: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
英文名:periporitisandmultiplesweatglandabscesses缩写:
别名:假性疖肿;痱疖;痱毒;时毒暑疖;pseudofurunculosis;furunculosis
sudoriferous疾病代码:
ICD:L02.8
概述: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periporitisandmultiplesweatglandabscesses)是汗腺因葡萄球菌感染产生的炎症性皮肤病,易和疖病混淆,又称假性疖肿(pseudofurunculosis)、痱疖(furunculosissudoriferous),俗称痱毒。流行病学:多见于夏末秋初湿热季节。好发于身体虚弱、抵抗力低、多汗及卫生欠佳的婴幼儿。
病因:本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发病机制:夏季多汗,表皮角质层被汗液浸渍膨胀,将汗管口堵塞,汗液排泄阻滞,利于细菌繁殖,易形成汗腺化脓感染。
临床表现:皮损主要为多数坚实性紫红色半球形结节,约如黄豆至杏子大小,可迅速化脓变软,破溃,排出黄绿色黏稠脓汁,症状似疖病,但无脓栓。往往成批出现,疼痛较轻。
皮损任发全身各处,但以头部、前额发际、颈部、臀部等处为多。多发于夏天湿热季节,易于复发,常继红痱发生或与红痱同时伴发,天凉时减轻或消退。严重患者可伴发附近淋巴结炎、高烧,甚至导致败血症。多见于营养不良、衰弱、抵抗力较低或出汗特多的小儿及夏季产褥期的妇女。
在发生典型结节之前或同时,可伴发表浅的小脓疱。这些脓疱发生于汗孔处,含有化脓性葡萄球菌,称为葡萄球菌性汗孔周围炎(periporitisstaphylogenes)。以后干燥结痂而逐步消失(图1)。
2
并发症:严重患者可伴发附近淋巴结炎、高烧,甚至导致败血症。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真皮深部汗腺周围边界清楚的脓肿,中心有多形核粒细胞聚集,边缘为上皮样细胞和单核细胞。Gram-Weigett染色可见成团的革兰阳性球菌。
诊断:
1.根据皮损主要为多数坚实性紫红色半球形结节,约如黄豆至杏子大小,可迅速化脓变软,破溃,排出黄绿色黏稠脓汁,症状似疖病,但无脓栓。组织病理:真皮深部汗腺周围边界清楚的脓肿,中心有多形核粒细胞聚集,边缘为上皮样细胞和单核细胞。Gram-Weigett染色可见成团的革兰阳性球菌。即可诊断。
2.中医病机和辨证
(1)病机: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内蕴湿热,外受暑邪,暑热郁结于肌肤所致。
(2)辨证分析:证见多数漫肿无头、有压痛的小脓点及脓肿。辨证属于暑热湿毒。
鉴别诊断:主要与疖病鉴别。疖病皮损与毛囊一致,炎症浸润及疼痛显著,结节中央顶端有黄色脓栓。与季节关系不明显。本病无中央脓栓,无压痛,圆顶,不累及毛囊。
3
治疗:
1.注意皮肤卫生,居室应通风降温,加强患儿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与疖病相同,严重的可内用抗生素,但仅能防止新损害发生,不能加快原有皮损痊愈。本病虽有较多的真皮损害,但治愈后很少有瘢痕。
3.中医疗法中医治疗参见疖。但由于病因中与暑热之邪关系密切,暑必加湿。故必须在清热解毒基础上,佐以芳香化毒和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鲜藿香、鲜佩兰、车前子、泽泻、六一散等。
预后:本病虽有较多的真皮损害,但治愈后很少有瘢痕。预防: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循证医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