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醉翁亭记-国赛一等奖.docxVIP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醉翁亭记-国赛一等奖.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姓名

陈炎

学科

语文

所在单位

无锡市南湖中学

课题

欧阳修《醉翁亭记》

设计

意图

《醉翁亭记》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但在这些“乐”之后蕴含着作者丰富的精神内在。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希望通过“理乐”与“悟乐”这两个环节让学生感受“乐”之后所蕴含的欧阳修的高尚气节,进而去感受贬谪文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

过程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安石这样评价道:“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二、解释标题,引入文本

1、结合全文,谈谈“醉翁”之“醉”字的理解。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看似酒醉,实为心醉,“醉”字主要体现的是陶醉之意。

三、速读课文,理乐

1、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醉翁”又有那些“乐”事!

“三乐”即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四、品读课文,悟乐

1、作者“乐”无穷,但是随着“乐”不同,自我称谓也在发生着变化,作者此举的意图是什么

醉翁醉于山水之乐,意在体现他的乐观旷达。

太守醉于宴酣之乐,意在体现他的执政清明。

欧阳修醉于与民同乐,意在体现他的济世之怀。

五、总结延伸

《醉翁亭记》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欧阳修面对贬谪,面对生活的落差与心灵的磨难时的那份闲适旷达,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作为知识分子的他,面对贬谪时的那份勤政为民的坚守。

贬谪之于古代文人,无异于灭顶之灾。他们曾凄怨的倾诉或激愤的抗争:

李白被贬,他愤懑“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韩愈被贬,他悲歌“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柳宗元被贬,他哀怨“惊风乱觇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

但是,更多的是放下凄怨,选择了豁达与坚守:

王昌龄被贬,他执着豁达——“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刘禹锡被贬,他宠辱不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范仲淹被贬,他心系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六、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欧阳修传》(王水照?崔铭著)

《清醒的醉翁》(康震著)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