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十四五教材经络腧穴学手太阳经络与腧穴.docxVIP

本科十四五教材经络腧穴学手太阳经络与腧穴.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本章包括手太阳经络和手太阳腧穴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手太阳经络,包括手太阳经脉、手太阳络脉、手太阳经别和手太阳经筋。第二部分为手太阳腧穴,首穴是少泽,末穴是听宫,左右各19穴。 第一节 手太阳经络 一、手太阳经脉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1]?中,直上循臂骨?[2]?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3]?,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4]?,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5]?,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6]?)。(图8-1-1、图8-1-2) 图8-1-1 手太阳经脉循行示意图 【注释】 [1]踝:此处指手腕后方的尺骨小头隆起处。 [2]臂骨:尺骨。 [3]两骨之间: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骨,原误作“筋”,据《脉经》《甲乙经》《千金要方》《太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改。 [4]肩解:指肩关节部。 [5]目锐眦:目外眦,指外眼角。 [6]斜络于颧:《太素》无此四字。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末端,沿手尺侧上达腕部,出于尺骨小头部,直上沿尺骨下缘,出于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上沿臂外后侧,出肩关节,绕肩胛骨,交于肩上,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穿过膈肌,到胃部,属于小肠。 其支脉,从缺盆沿颈部上至面颊,到达外眼角,向后进入耳中。 其支脉,从面颊部分出,经过鼻部到达内眼角。 【知识链接】 图8-1-2 手太阳经脉图 (二)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嗌痛,颔?[1]?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注释】 [1]颔:音汗。指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软处。 二、手太阳络脉 《灵枢·经脉》: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图8-1-3) 实则节弛肘废?[1]?,虚则生肬?[2]?,小者如指痂疥?[3]?。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节弛肘废:指肩肘关节松弛、痿废不用。 [2]肬:通“疣”,指赘生在皮肤上的小瘤。 [3]小者如指痂疥:痂,疥也。此谓肬之多生,如手指间痂疥之状。 图8-1-3 手太阳络脉循行示意图 三、手太阳经别 《灵枢·经别》: 手太阳之正,指地?[1]?,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图8-1-4) 【注释】 [1]指地:由上而下的意思。杨上善:“手之六经,唯此一经下行,余并上行向头。” 四、手太阳经筋 《灵枢·经筋》: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1]?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2]?,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图8-1-5)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3]?,颈肿。 【注释】 [1]肘内锐骨:此指肘内的高骨,即肱骨内上髁。 [2]足太阳之筋前:足原误作“走”,据《甲乙经》《太素》改。“筋”字原脱,据《太素》补。 [3]筋瘘:当指鼠瘘,颈部淋巴结核症。 图8-1-4 手太阳经别循行示意图 图8-1-5 手太阳经筋循行示意图 第二节 手太阳腧穴 本经一侧19穴,起于小指末端,从手走头,行于上肢外侧后缘至目内眦,交足太阳膀胱经(图8-2-1)。 1.少泽* Shàozé(SI 1)井穴 【定位】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图8-2-2)。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分布有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和小指尺掌侧动、静脉指背支形成的动、静脉网。 【主治】(1)乳痈,乳汁少。 (2)目翳,咽喉肿痛。 图8-2-1 手太阳小肠经穴 Points of Small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Taiyang (3)热病,昏迷。 (4)头痛,颈项强痛。 【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古文献摘录】 《百症赋》:“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 《医宗金鉴》:“鼻衄不止,妇人乳肿。” 《玉龙赋》:“妇人吹乳痈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2.前谷 Qiángǔ(SI 2)荥穴 【定位】第5掌指关节尺侧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图8-2-2)。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分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小指尺掌侧动、静脉。 【主治】(1)目痛,耳鸣,咽喉肿痛。 (2)乳痈,乳少。 (3)热病,癫狂。 (4)头痛,颈项强痛。 (5)手指肿痛。 【操作】直刺0.2~0.3寸。 3.后溪* Hòuxī(SI 3)输穴,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