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教化思想的三重向度.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仲舒教化思想的三重向度 教育意味着人的精神变化。它意味着人类精神和行为方法从个别性状态转变为普遍状态,并获得社会性质的本质。董仲舒十分关注教化问题。与先秦儒家典籍相比较,“教化”一词在董仲舒的著作中出现频率很高1。它表明,教化哲学是董仲舒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构成了董仲舒所有政教伦理措施的理论基础。秉承《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思想路径,董仲舒教化理论也可分为天道教化、人性教化和王道教化三个不同的思想向度。 天是教育之根本 与先秦礼乐教化的思想进路不同,董仲舒更重视天道教化和人性教化。在董仲舒思想体系中,“天”是其最高范畴,是宇宙的主宰和最高权威。“天”既是自然之天,又是道德之天、神灵之天;与之对应,董仲舒的“天道”也以自然的身份、道德的身份和神灵的身份普施教化。 “天”首先是自然之天,它由阴阳五行所构成,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和天地万物的生命运动,无时无刻不在教化和启迪着人类。水是与人类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物之一,与先秦思想家相似,董仲舒也喜欢以水德喻教化,他说:江河浩浩荡荡,汹涌澎湃,它充满活力;水流注满洼地后才能前进,它能保持公平;水往低流,每一个小小的间隙都不错过,它能明察秋毫;在溪谷里穿行而不会迷失,前进万里终究能达到目的,它就像一个智者;虽被高山阻隔却能保持洁净,就像一个知天命的人;水能溶浊化清,就像一个善于教化的人;即使是万丈悬崖,它也勇往直前;万物受困于火,而水能灭火,水像一个武士;万物得水而生,失水而死,它就像一个有道德的人。孔子逝川之叹,也不过在赞叹水的德性罢了。“水”是我们效法的榜样,“水”充满活力、公正公平、明察秋毫、智勇双全、善于教化,像一个有德行的高人,时时刻刻都在启迪着人类。(《春秋繁露·山川颂》)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过大水必观焉”。“乐水”、“观水”原来不过是圣人因循自然之道,自觉地接受大自然的教化。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宇宙万物的自然性质或物理特点,以隐喻的手法,表达对生命价值与各种生活原则的认取。”63董仲舒意识到自然教化的重要性,他还以水喻利,以教化喻堤来说明教化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举贤良对策一》)教化是王道政治的根本保证,百姓听从君主,接受君主的教化,就好比草木随着四时荣枯一样。“为人主者,居至德之位,操杀生之势,以变化民。民之从主也,如草木之应四时也。”(《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天不仅是自然之天,而且有“仁爱”的基本属性。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以生育万物为根本使命,所以仁爱成为天的本质属性,人间的一切道德都是仿效和来源于天的启迪。 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天不仅化育万物,而且生养人类,人的形体、血气、七情六欲,人的道德都来源于天,因此,人类社会的人伦秩序必须“受命于天”,听从天的安排。“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春秋繁露·顺命》)“天”的尊贵性也决定了君主实行政治统治必须“上承天意”,效仿天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举贤良对策一》)“天”以神灵的身份施行教化,这样,天又成为社会道德教化、政治教化的终极价值根源。 董仲舒天道观的核心是“天人感应”的理论1。董仲舒视“天”为“百神之君”,“王者之所最尊”(《春秋繁露·郊义》),人的作为最终要受到“天”的管束。因为“天”会感知人的作为,因此会以天意示意,以天意干预人事,以灾异谴告来赏善罚恶,教化天下。这就是“天人感应”的主要意义。他说:“所闻曰:天下和平,则灾害不生。今灾害生,见天下未和平也。天下所未和平者,天子之教化不政也。”(《春秋繁露·郊语》)天下和平,上天就不会降灾于民;天下不太平,那是统治者教化的不力,是上天对他的谴告。天道教化还是“天意之仁”的具体体现: 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诗云:“畏天之威。”殆此谓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